当前位置: 顺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班心得汇编8篇

| 浏览量:

篇一: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班心得汇编

  

  

篇二: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班心得汇编

  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感悟 心得体会

  2021 年 4 月 29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 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称简《乡村振兴 促进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包括 10 章,共 74 条,自 2021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 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内涵和主要抓手。《乡村振兴促进法》 重点围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 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等 主要农产品供给、改善乡村生态和人居环境、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和 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健全乡村 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作出相应规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 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乡村振兴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 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 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以乡村优 势特色资源为依托,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 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 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既考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 理念,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同时还兼顾农村信息化,可以说, 未来的乡村产业发展,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乡村振兴的目的,不只是简单的让农民进城或是把村庄改建成 城里的居民小区。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是城乡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 健康进程。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然。正因如此, 《乡村振兴促进法》专设“城乡融合”这一章,从城乡关系、体制 机制、战略规划、产业融合、公共体系、要素流动等视角,对城乡 融合发展及其指向给出了具体的表述,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城乡融合 发展中的相关要求和职责。《乡村振兴促进法》既立足乡村,着眼 “三农”,又拓宽思路、跳出乡村,将“三农”问题的解决置于整 个国民经济社会全局中把握,通过城乡一体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 思路解决好“三农”问题。

  如何层层压实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乡村振兴促进法》明 确,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 员会报告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 表大会报告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 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这无疑是保证中央决 策部署真正落地见效的关键举措。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 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和实施,不仅会对我国农业农村的优先 发展和乡村振兴产生制度支撑和保障作用,而且将对我国农业农村 现代化的进程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让乡村振兴有“法” 保障,必将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 活。

  

篇三: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班心得汇编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范文

  大家好,首先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会议,下面我从×× 村基本情况、乡村振兴建设情况及下步发展规划三个方 面,做如下经验交流发言:

  一、××村基本情况

  ××村原名××村,位于××县城东 20 公里处,系××政府所 在地,由原××村和××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平方公 里,总耕地面积××亩。全村共有××个村民小组,共××户 ××人,其中女××人,男××人,党员××名,是全县首批 乡村振兴示范村。一年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 确领导下,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立足村情民意, 顺势而为,朝着经济富美、环境优美、村庄靓美、民风 淳美、生活和美的“五美乡村”目标迈开坚实的步伐。

  二、乡村振兴建设情况

  一年来,全村按照上级要求,全力将××村打造成为乡村 振兴示范村。目前,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村级组织建设全面加强。为顺利推进乡村振兴示范 村项目实施,村上组织专题会议,成立了乡村振兴示范

   村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将示范村建设项目摆在了突 出位置。同时,村“两委”多次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和 村民代表大会,并深入农户家中走访调研,广泛征求党 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制定了《××村乡村振兴三年 发展规划》,省略 100 字……。

  二是乡村治理模式不断完善。按照乡村振兴中“乡风文 明”的目标,我村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行家风、村 风、党风教育,以良好家风带村风促党风。全面修订完 善××村村规民约,大力开展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活动, 省略 100 字……。

  三是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为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 范村建设,××年全村共实施××个项目,总投资××万元;

  省略 150 字……

  四是安居乐业展新姿。按照乡村振兴治理目标,我村成 立村民治保委员会、村治安巡逻队等组织,建立综治省 略 120 字……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省略 120 字……。

   各位领导,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乡村振兴建设的工作要 求,努力补齐乡村振兴建设的短板,力争在下一步乡村 振兴建设中再展新作为、再开新局面,使我村成为全县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篇四: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班心得汇编

  围绕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好流转顺畅爱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爱护和进展农民合法权益的目标要求20xx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用x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用x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学习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心得体会、研讨发 言汇编(6 篇) 目录

  1.“惠农”二字力透纸背........................................................ 2 2.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引领产业低风险运行 5 3.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8 4.强化风险防控意识,保障乡村产业落地生根 ......13 5.全力开创全面依法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19 6.以制度化法治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25

  ·1

   “惠农”二字力透纸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领导同志为核心的组织着眼党 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规律而 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味着我国“三农” 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对于这样一项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 益的战略安排,政策的社会效果是战略实践的一个十分重要 的关注点。

  制定、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对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 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能够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从 而在整体上保证战略的政策效果。

  一、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背景 xx 省 xx 市 xx 县 xx 村第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组织、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方针、政策等,这构成了乡村振兴促 进法的一个立法背景,即以组织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 署为着力点,通过立法将这些重大的战略安排确定下来。第 二,如果缺乏国家层面关于乡村振兴立法,导致地方立法工 作受到局限,地方期待国家统一立法,以从上位法角度衔接 其他法律。第三,我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建设成就, 应当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形成法律成果和法治成果。这

  ·2

   也有利于建立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的良性关系,解决 城乡发展均衡问题。总体上说,立法的背景还是真正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

  二、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目的 第一是把组织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立法 固定下来。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至 2021 年, 组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从“新时代”视角给予全新定义,政 策逐渐覆盖至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巩固拓 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专门工作领域。这些 政策基本都指向我国“三农”工作的顽瘴痼疾,并分门别类 地就突出问题实现大起底、大整治,可以说形成了系统化的 乡村治理靶向方案。那么,这些站位高、措施实、创新性强 的政策举措,如何能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动各级 党委政府压实责任、解决问题,就是当前一个时代命题。将 这些政策转化为法律规范,变成国家意志,有利于政策落实。

  第二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中得到确 定落实。组织、国务院确定的促进乡村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 主要还是靠党的领导、政府实施,特别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方 面的政策,通过立法确定下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会依法把责 任挺在前面,不松懈、不变调、不走样,持之以恒、久久为 功地促进乡村实现全面发展。第三是有利于多年来农村体制 机制改革成果的固定。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我们党

  ·3

   和政府善于总结地方创造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可复制可 推广的“三农”发展经验,并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认真研 究新时期乡村发展的基础、格局,参考我国现行有效的其他 促进类法律的立法经验,强化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制定并 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就是将新时期体制机制改革成果从经 验或蓝图上升为法律,实现重大战略安排的制度化。

  三、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性质定位 首先,从法律功能看,乡村振兴促进法是一部促进法。

  所谓“促进法”,主要法律意涵即激励性法。其次,从调整 范围看,乡村振兴促进法是涉农法律体系中的一部专门法。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三农”立法,改革开放以来,立法机构 先后出台 xx 余部“三农”相关法律,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 统帅,以农业法为基础,以渔业法、森林法、草原法、畜牧 法、种子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农民专业合作 社法等专门法律和其他相关法律为主干,由行政法规、地方 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涉农法律体系。乡村振 兴促进法是适应全面依法治国新任务新要求制定的最新涉 农法律成果。

  四、乡村振兴促进法的规范特点 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一部涉农的激励性法律,其首要特 点是政策集萃,即将核心施策安排和政策主干经过法定程序 转化为具体的规范。其次是指导性为主。作为一部促进法, 以其施策的宏观性、系统性着眼于“民本”导向,更注重于 规划引领。

  ·4

   五、乡村振兴促进法的文本结构 乡村振兴促进法分为 xx 章,依次为总则、产业发展、 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城乡融合、扶 持措施、监督检查、附则,共 xx 条。从文本结构看,乡村 振兴促进法在坚持立足国情的前提下,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 实际出发,着重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 将组织有关方针政策和地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以法律的形 式进行了宣示。此外,城乡融合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特殊重 要任务,担负着重塑城乡关系的重大安排,因此单独成章;

  为解决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保障机制,突出地将扶持措施作 为单独一章。第九章实际对实施乡村振兴的外部监督力量配 置进行了安排,同时多层次、多角度地说明了监督责任。民 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涉及部门多、关联人群广, 任务难且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 业农村确定为未来的优先发展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 振兴促进法》作为首部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不回避 热点难点,对实践中聚焦的乡村治理问题作了定性,并为后 续进一步出台配套制度提供了空间。可以说,整部法律的特 点就是“惠农”二字力透纸背,法的精神就是从整体上为乡 村振兴、为农民发展提供全局性、系统性的法律保障。

  ·5

   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引领产业低风险

  运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稳则天下安。党的十八大 以来,我国农业农村政策的“四梁八柱”已经基本构建,有 效保障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产业落地生根和应对 国内外市场风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经济发展进 入“新常态”以来,农业面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市场 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为保障乡村产业成长壮大,就需要立 足国内,放眼国际, 全力畅通“双循环”。

  首先,积极应对国内市场风险,强化市场功能。伴随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 乡村产业生产什 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等生产经营活动,应该由市场供求 关系决定,而不应该再由政府计划。这既是深入贯彻实施党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体现,更是促进我国 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本质要求。当前来看,农业作为现 代化建设的短板,与我国基本国情紧密相关,人口数量基数 大,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错配等现实决定了我国处于并将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此决定了乡村产业发展必须 要创造更多条件,使资源与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起来。这主

  ·6

   要是因为资源和要素流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了其 价值的大小,更决定了其服务的产业的拓展能力大小。乡村 具有丰富的资源条件,但是却以静态、沉睡的形式存在,难 以产生价值。只有将其产业化,才能够使其本身所承载的潜 在价值现实化和实体化。《促进法》已经明确国家建立健全 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 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 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就是要 将城市与乡村之间要素流通的堵点打通, 实现要素之间的 转换,以及产业之间的流动,保障流通环节、运输环节、消 费环节的畅通,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生产和消费平台。

  进而健全价格形成机制, 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 完善市场调控机制。真正实现以保护农民权益为核心,以市 场调控为主导,将风险控制在底线之上的市场风险应对方案。

  其次,主动对接国际市场,构建乡村产业双循环格局, 提高乡村产业的国内外竞争力。现阶段,国际竞争形势日益 复杂,不确定及突发因素时有发生,再加上中美贸易竞争加 剧,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期贸易摩擦大概率会是一种 “新常态”,这些因素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剧风险预警机制 和风险管控的难度,也成为乡村产业面临的国际挑战。当前 我国乡村产业同质化严重、粗放式发展较为普遍,乡村产业 结构有待优化,产业差异化协同化程度偏低,都不利于形成 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要适应国内消费者对乡村产 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特征转化,将销售乡村产品与服务与这

  ·7

   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给信息紧密结合。《促进法》提出 鼓励企业获得国际通行的农产品认证, 增强乡村产业竞争 力。有必要将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乡村风情、乡村特色展 现在国际市场中,从根本上提升乡村产业的核心竞争水平, 增强产品的市场消费者粘性,提高市场话语权。因此,乡村 产业的发展既应该关注国内市场的开拓,更应该构建国内市 场为主的循环格局。实施好“走出去”战略,构建好乡村产 业的双循环格局,这是强化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 是提升中国特色乡村产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8

   贯彻乡村振兴促进法,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

  裕

  《乡村振兴促进法》于 2021 年 6 月 1 日开始施行。这 部法律是在充分总结“三农”法治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特 色“三农”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为贯彻落实组织决策部 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法治保障,对于促进农业 农村繁荣稳定、农民群众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乡村 全面振兴,引领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 必须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而《乡村振兴促进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坚持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和农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 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贯穿整部法 律始终。

  《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十二条明确指出,“国家完善农 村集体产权制度,增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活力,促进 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 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集体所有制经济是中国特有 的经济形态。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土地资源和集体经营性 资产, 以及用于公共服务的集体非经营性资产都属于集体

  ·9

   所有,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围绕构建归属 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 新机制,保护和发展农民合法权益的目标要求,20xx 年,中 共组织、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的意见》,明确要求用 x 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 产清产核资,用 x 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 作制改革。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全国先后组织开展了 x 批试 点,范围覆盖所有涉农县(市、区)。目前,已有 xx 个省份 完成了试点任务,其余 xx 个省份也将于今年底前完成,改 革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步显现。农村集体资产全面摸清。

  各地扎实开展资产清查、确权和管理等各项工作,2020 年底, 全国共清查核实乡、村、组三级集体资产 x.x 万亿元,其中 经营性资产 x.x 万亿元,集体土地等资源 xx.x 亿亩。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成员全面确认。各地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 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土地承包 关系、对集体积累的贡献等因素,做好成员身份确认工作。

  目前,全国共确认集体成员约 x 亿人。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 制改革有序推进。各地稳步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科学设置股权,量化资产收益权,规范建立集体经济组织。

  截至 xxxx 年底,全国 xx 万个村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 改革,超过 xx 万个村领到了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得以 平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各地 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采取自

  ·10

   营、出租、股份合作等方式,发展符合地方规划和市场需求 的特色产业,促进集体和成员增收。20xx 年,全国村集体总 收益达到 xxxx.x 亿元,超过 xx.x%的村集体收益达到 x 万元 以上,成员人均分红 xx 元,占当年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 xx.x%。

  《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六条明确指出,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应当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 下,实行村民自治,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维护农民合法权 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 依法管理集体资产、合理开发集体资源、服务集体成员等方 面的作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独立运营”。正是在这 一政策创设下,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作用充分显现出来。主 要表现在: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供给。随着农村经济发 展,村集体大量潜在资源开始盘活,资源要素得到优化配置, 集体经营领域从传统的土地等资源出租、建设用地和房产设 施等物业租赁,向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政府帮扶资金发 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农业生产性服务等领域拓展。一些 地区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不断 吸引工商资本投入农村,促进了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也让农 民分享到了更多产业增值收益。为农村公共服务提供经济支 撑。集体经济组织营利性与公益性并存,一方面,集体经济 组织具有较强的营利性,可以增加集体财富;另一方面,又 承担着为农村公共事业和提供经济支撑的重任。20xx 年全国 农村集体收益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 xxxx.x 亿

  ·11

   元,村组织支付的公共服务费用 xxx.x 亿元,应付福利费 xxx.x 亿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为成员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 服务和扶贫济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提升党的凝聚力 提供物质保证。基层党组织以引领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为重要 抓手,把党和群众有效组织起来,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过 程成为强村富民和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过程。各地积极推行 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

  2020 年底,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比 例为 xx.x%。与此同时,集体经济组织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 中,围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谋划发展集体经济,确保 了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依规运行,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民群 众心中的威信。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改 革,厘清了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 责边界, 逐步形成了村党组织引领下,村民自治组织负责 村务管理,集体经济组织负责集体资产运营的新型农村治理 模式,让村级治理的组织架构更加科学合理,实现了基层组 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内 生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集体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总体 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全国看,农村集体资产村均 xxx 万元, 但主要以非经营性资产为主,且地区间、村庄间差距较大, 东部地区集体资产占全国集体资产的 xx%,xx%的村占有全 国 xx%的集体资产。从各地实践看,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主 要是资源出租、物业经济和资产使用权入股,而在工商业等

  ·12

   竞争性行业,竞争力明显不足。《民法典》虽然明确了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但在国家层面还没有一部专 门法律对集体经济组织作出规范。集体经济运行过程中还有 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 法, 为集体经济健康发展、集体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 供法治保障。

  20xx—20xx 年的组织一号文件,都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立法提出了明确要求。20xx 年 x 月,xx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立法规划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列为第三类立法项目。近几 年,农业农村部紧锣密鼓开展立法研究工作,制定出台《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开展集体经济组织立法 调研,起草形成立法紧迫性、立法调整范围及框架等若干问 题报告。考虑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不 适用于破产终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具有社区封闭性、 不能随意进出,农村集体资产虽然可以参与市场经营活动但 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不能对外承担责任等等,现阶段开展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还应聚焦实践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集体 经济组织的法人属性、功能作用、内在机制、成员权利和扶 持政策等方面加以规范,保障其履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 经济的职能。

  总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的 发展壮大,将有利于促进集体经济组织更好地服务本集体及 其成员,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 台,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13

   ·14

   强化风险防控意识,保障乡村产业落地生根

  x 月 xx 日,《乡村振兴促进法》(下称《促进法》)由第 xx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 过,自 x 月 x 日起施行。这为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战略和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和法 律依据。《促进法》的颁布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具有划时代意义。

  《促进法》专门在第三部分就振兴乡村产业问题进行了 法律规范。它充分体现了领导领导关于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 振兴, 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必须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以及要 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的思想。作为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产业振兴是一项长久性、系统 性工程,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有重点地动态推进。从产 业特征来看,农业等乡村涉农产业是具有自然和市场高风险 的弱质产业。伴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农业等乡村 涉农产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越来越多,也越 来越复杂。因此,要保障乡村产业落地生根,并成长壮大, 就必须强化风险导向。贯彻落实好《促进法》关于乡村产业 振兴的要求,需要从战略高度审视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存 和潜在风险,按照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着眼于评估长期

  ·15

   战略风险,防范与控制短期现实风险,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 风险预警机制和管控措施,以助推乡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增强自然风险防控意识,夯实产业绿色发展底色 由于自然风险的形成不可控, 加之农业本身的自然属 性,决定了发展乡村产业,既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又是自然 再生产过程,要充分考虑自然风险对传统农业生产带来的冲 击。新发展阶段,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促进乡村产业 与生态系统平衡。

  首先,乡村产业要注重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作为我国生 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系统应兼顾优质农产品供 应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双重功效,要在农业生态系统资源与 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巩固乡村产业发展需要的资源环境基 础。《促进法》提出要严格保护耕地,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 护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农用地 科学安全利用。因此,要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业 面源污染治理能力和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建设 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同时, 伴随着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 生活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农产品的优质、营养、绿 色、生态的需求不断增强。然而,受到自然资源禀赋、市场、 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农业的多功能性、可持续性和附加价值 挖掘不够。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农业 与环境协调问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的同步推进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生态化生产的强化和 有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推动

  ·16

   传统农业生产向全面生态化转型发展。更要致力于保障自然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在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前提下,发挥最大 生产潜力,维护生态系统内部平衡,达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其次,乡村产业要注重生产方式的转变,即生态、绿色 将日益成为乡村产业的基因和灵魂。尽管《农业部关于打好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一控两减三基 本”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目标要求以来,我国农 药化肥使用量由峰值逐渐降低,实现了施用总量和施用强度 的“双下降”。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 我国农药化肥使用情况并不容乐观,仍高于警戒线水平。这 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循环、低利用”的生产模 式俨然不适应新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推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新形势下,农业及农业相关产 业要为节能降耗、固碳减排贡献农业智慧。发展乡村产业, 就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 调发展。继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促进种植业、畜 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乡村产业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同时,《促进法》指出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 育创新主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机制。

  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建立有利于农业和科技 成果转化推广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要加快乡村产业 绿色技术应用推广力度,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 发展、绿色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环节,开展科技 项目攻关,为推进乡村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移动

  ·17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则能 够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和乡村产业体系的创新升级。

  此外,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还应该向 特色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促进法》明确提出要发展 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 化生产。当前我国小农经营仍然占据重要位置,不能形成规 模生产,品牌意识偏低,既难以确保农产品数量,更不易形 成质量优势。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就是要从农业农村发展的 长远考虑,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规模化现 代农业,打造具有区域品质和特色的产业,培植具有规范性 和竞争力的品牌。只有将乡村产业品牌做优做强,才能够提 高产品本身价值,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保障农产品质量 安全和农业相关产品优质优价。

  强化产业风险防控意识,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乡村产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产业 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乡村产业的独特性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 乡村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 为乡村 振兴注入动力。《促进法》提出要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 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当今社会转型和改革成为时代主 题,要主动适应社会新需求,突破农业发展困局,推动乡村 产业转型升级,跨界配置农业及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乡村产 业深度交叉融合。

  首先,充分认识产业发展规律,促进乡村产业健康发展。

  领导领导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乡

  ·18

   村产业作为众多产业中的一环,尽管类型多样,发展方式各 有不同, 但是都将遵循共性的发展规律。既体现产业发展 的共性特征,也要有乡村特质。要充分尊重行业自身发展规 律,从乡村产业发展的客观事实出发,提炼和升华乡村产业 发展规律,是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前提。但是由于长 期以来我国受到城乡二元结构影响,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 无论是要素配置,还是资源禀赋方面,都存在资金、技术、 人才等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发展。新发展阶段, 乡村产业发展不仅要有总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升, 注重结构优化和产业迭代升级,关注产业发展周期、影响因 素、资源配置等关键问题,研究其诞生、成长、扩张、衰退 和淘汰等各个发展阶段环境, 才能够促进乡村产业健康发 展。

  其次,打造全链条产业集群, 大力推进农业与二三产 业融合。领导领导指出,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 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法》也 已经明确,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要合理配置生产 要素,促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新发展阶段推进农村一二三 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未来趋势, 也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全产业链条的重要举措。任何 产业的发展必然要走向综合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道路,孤 立发展不可能形成集聚效应。我国是人口大国,这就决定了 农业之于中国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障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19

   尽管农业的经济地位在下降,但是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的地 位不会改变,要稳住农业基本盘, 就要加大农业与二三产 业的融合程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目 前来看,我国乡村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不高, 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部分地区乡村产 业集中在农产品初加工、低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值低的农业 资源化利用等方面,难以适应新发展需求。而三产融合作为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抓手,通过打造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进而实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 农村服务业之间的深度融合,重点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 健康、养老等产业相结合,挖掘利用农业附加功能,拓宽传 统农业增收空间。且能够在专业化基础上,推进融合化。在 这种发展理念下,乡村产业专业化实现了同产业链的利益, 而乡村产业融合化则追求了异产业链的利益。

  第三,培育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 应对多变复杂的风险挑战。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在于 农业生产主体不强、农业生产质量效益水平较低、国际竞争 力偏弱的产业特征。我国农业要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 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能够形成一支具有 生态自觉意识、兼具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能够对不断变 化的市场迅速实施冲击—反应式调整、抗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强、能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而非依赖政府政策支持、有别于传 统小农户而自主能力强、符合未来中国农业发展整体目标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以家庭农场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

  ·20

   体,既能够增强抵抗产业风险的能力,又能够促进农业经营 主体现代化,对于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 实现现阶段农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换、实现绿色可持 续发展、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 产者收入。

  ·21

   全力开创全面依法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实施,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三农” 法律体系的重要成果,对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 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xx 坚持以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第 一民生工程,纳入全省“x+x+x”战略部署,与粤港澳大湾 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相衔接,落实“四个全面”要求, 不断加强乡村振兴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法治体 系建设,深化拓展农业农村改革,全面高质量打赢东西部扶 贫协作和省内脱贫攻坚战,健全党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 新机制,建立“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 xxxx 个相对贫困村实现“后队 变前队”,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农业农村发生历史 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关键 性贡献。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历史 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领导领导特别强调,乡村

  ·22

   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 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 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我们将坚持把贯彻落实《中 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 xx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的根本保障,全面加强宣传教育、贯彻落实、督导检查,奋 力开创新时代全面依法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理观,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 领导。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 工作条例》,创新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挂点联系、考核评 价、动力激发、推进落实六大机制。高规格成立省委农村工 作领导小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 长亲自带头,省市县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担任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组长。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挂 点联系涉农县、镇、村工作制度,省市县各级领导和部门主 要负责同志直接联系到村到户。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作 为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建立分片区、分类型“打 擂台”考核机制,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建立专班推 进机制,在领导小组下设 xx 个专项组,组建环境整治、农 村防疫、农业产业园等工作专班,将重点工作落实到具体部 门,实施挂图作战和专责专业推进。“十四五”时期,我们 将进一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评

  ·23

   估、进展评价、监督检查、专题报告、激励问责机制,强化 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职能,健全乡村振 兴工作队伍,持续加强干部培训,努力锻造一批政治过硬、 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我们始终坚持全面振兴观,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

  我们坚持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 组织振兴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几年来,xx 省乡 村产业发展迈出大步,创建了 xx 个国家级、xxx 个省级、xx 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突破 xxxx 家,各类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 x 万个以上,“跨县集群、 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数字 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基本完成,“厕所革命”、“四好农 村路”建设等取得明显进展,xxxx 个省定贫困村 xx 户以上 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任务、村村通自来水(含自然村)、农 网改造全部实现 xxx%,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建 成一批美丽乡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层组织战 斗力显著增强,实施头雁工程和南粤党员先锋工程,高质量 完成 2021 年村“两委”换届工作,村党组织书记三个职务 “一肩挑”比例达 xx.x%。“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在“x 年 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深入 实施农村违法乱占耕地建房整治攻坚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攻坚行动、种业翻身仗攻坚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

  ·24

   动、农村供水保障攻坚行动、村内道路建设攻坚行动、美丽 圩镇建设攻坚行动、渔港建设攻坚行动、农村金融普惠服务 提升攻坚行动等九大行动,努力实现到 2022 年乡村振兴取 得显著成效。

  我们始终坚持共同富裕观,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三五”时期,我们严格落实省负总责、部门联动、 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 略,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近 xxxx 亿元,动员 xx 个地级以 上市、x.x 万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近 x.x 万名干部参与, 统筹推进省内脱贫攻坚和 xxxx 省(区)xx 个贫困县东西部 扶贫协作工作,实现“一场战役、两个战场”的“双统筹双 胜利”,省内 xxx.x 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引导 xxxxx 家企业到扶贫协作地区投资兴业共建产业园 xxx 个, 吸纳中西部地区贫困劳动力在 x 务工 xxx 万,建设 xx 东西 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覆盖中西部 xx 个省份,助力 xx、 xx、xx、xxx 省(区)xx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xxx 多万 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把巩固拓展脱 贫攻坚成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 机制,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实施驻镇帮镇 扶村工程,推动脱贫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坚决扛 起组织交给 xx 的政治责任,建立健全与 xx、xx 两省区“双 向协作、多方共赢”的东西部协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协作 地区共建“一县一园”乡村振兴产业园。

  ·25

   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观,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我们坚持把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乡 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持续推进乡村治理领导机制、工作体 系、服务方式建设,深入开展省乡村治理“百镇千村”示范 创建活动,评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 xx 个、示范村 xxx 个, 总结推广 xx 市“一村一法律顾问”、xx 区“织密党建网络”、 xx 市“乡村新闻官”、xx 区“村级重要事权清单”等做法, 打造民政部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点 xx 个。深入开展“阳 光村务”示范工作,建立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务监督 委员会的小微权力清单。深入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和“百 万警进千万家”工作,排查涉黑涉恶软弱涣散村(社区)党 组织 xxx 个,打掉涉及农村地区涉黑组织 xxx 个、恶势力犯 罪集团 xxx 个。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x.x 万 个、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大厅(站)xxxxx 个,全面实行村 级组织代办制,乡村治理改革探索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 我们将深入开展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精神文明创建九 大行动、阳光村务、平安乡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等工作, 深入探索“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有效实现方式,加 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 系。

  我们始终坚持协调发展观,持续深化城乡融合改革。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党的十九 大以来,累计出台形成 xxx 多个政策性文件,形成“x+x+N”

  ·26

   政策体系,构建形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 动的发展格局。统筹选派 xxxx 名优秀党员干部到省定贫困 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创 新实施“粤菜师傅”“xx 技工”“南粤家政”“农村电商”“乡 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每年新增培训超过 xxx 万人次。组织城市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团队下乡行动, 农村科技特派员覆盖 xxxx 多个乡村产业。推进“国资”下 乡,推广“银行+保险”融资模式,实现岭南特色水果保险 省内品种全覆盖。落实点状供地政策,实现资金和建设用地 指标在珠三角和欠发达地区间互换互补,xxxx—xxxx 年交易 额超过 xxx 亿元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实施“万企帮万村”行 动,吸引 xxxxx 个企业下乡投资超过 xxxx 亿元。率先在全 国建立涉农资金整合机制,跨部门整合 xx 项省级涉农财政 资金,市县可统筹财政资金提升 xx 倍。下一步,我们将进 一步发挥农村改革的法宝作用,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 再延长 xx 年政策,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抓 紧抓实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省试点。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 的体制机制,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等政 策,推动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优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使用,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等政策,深入推进城乡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利用好“农民丰收节”“x·xx 扶贫济困 日”等,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好“乡村振兴大擂 台”,引导各方力量凝心聚力推动乡村振兴。

  ·27

   ·28

   以制度化法治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 年 x 月 xx 日,xx 届全 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组织、国 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指导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政策文件。

  从 20xx 年 x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牵头启动《乡村振兴促进法》 的立法程序,组织一号文件对该立法提出明确要求,到 2020 年 x 月 xx 日《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提请审议,再到 x 月 x 日起施行的《乡村振兴促进法》,标志着推进乡村振兴 有法可依,开始驶入法治化轨道。

  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立法体系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 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乡村振兴促进法》就是要把组织、 国务院确定的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下 来,达到乡村振兴政策措施法定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农村经济研究部室主任、研究员韩杨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 杂志记者采访时说,这有利于通过法律规范使组织关于乡村 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有力落实、执行,从而充分发挥立 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确保组织大决策部署落

  ·29

   地行之有效,无偏差、不走样。

  “《乡村振兴促进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法、是明

  确政府职责的行为法、是保护农民利益的保障法、是促进城 乡融合发展的促进法。”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经济 法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任大鹏认为,这为促 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法律规定的保障措施 和监督检查制度可以有效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遵循法 律确立的原则和制度。

  与政策相比,法律具有规范性、严谨性、强制性、可操 作性等特征,制定专门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从产业发展、 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城乡融合等方 面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法制保障,明确促进乡村振兴的 法律原则、法律措施,确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乡村振兴 战略实施中的职责和行为规范,建立健全稳定、有效、可持 续的保障制度,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实现促进农业全 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立法目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农村 室研究员蓝海涛说:“‘三农’本身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进一步做好巩 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伴随着改革发展 的进程,有些政策已经结束了历史使命,但有些政策具有一 定的长期性,国家把好的政策以法律来体现,并形成长效机 制。比如本法全文出现‘鼓励’xx 个、‘支持’xx 个,强调

  ·30

   通过政府引导,稳定和保障乡村发展与振兴,统筹各方力量, 沿着国家乡村振兴的大方向和具体指引去做。‘促进’实际 上强调乡村振兴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事情,包括政府、企 业、社会组织、金融机构等在内。”

  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认为,《乡村振兴促 进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文件, 它的颁布实施将使乡村振兴工作走上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乡村振兴是 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意见、规划和政策,乡村振 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这些制度和政策需要用 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作为我国“三农”领域的一部统领性法律文件,《乡村 振兴促进法》具有鲜明特点:

  一是体现了基础性和综合性。推动乡村振兴走上制度化、 法治化的轨道,需要有一系列的法律文件作为保障,而《乡 村振兴促进法》是一部具有统领作用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 着重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原则、方针、主要内 容和保障措施等做出制度性安排,它并不取代其他涉农法 律,做到尽量不重复。二是将重大方针政策用法律固定下来。

  近年来,组织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 体地位,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将这些方针政策用法

  ·31

   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有利于其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三是注重 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乡村振兴促进法》从法律上对乡村 振兴的体制机制做出了全面的制度安排,明确提出建立乡村 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实 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 管理制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建立农村 低收入群体安全住房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稳 定增长的机制等。在本法中,“制度”xx 个,“机制”xx 个, 可见该法十分重视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

  “很明显,作为促进法,其着重点在于促进。与其他涉 农法律不同,《乡村振兴促进法》需要解决促进什么、谁来 促进、如何促进等关键问题。”魏后凯指出,在促进什么方 面,核心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因此本法按 照“五个”振兴分六章阐述了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 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和城乡融合等内容。

  谁来促进?本法特别强调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在全面促 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和责任,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组织统筹、 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同时鼓励、 支持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面参与乡 村振兴促进相关活动。

  如何促进?本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促进乡村振兴的路 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当然,对于“促进”二字,要进行科学全面的理解。不 单纯是鼓励和刺激,还需要有相应的约束和限制措施,以规

  ·32

   范各主体的乡村振兴行为。本法明确规定,“严格禁止违法 占用耕地建房”“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 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严禁违 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等。

  求真求实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基层的村干部带头人,现 在面临着老龄化、无人愿意干的境地。蓝海涛认为,其主要 原因是村干部群体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薪酬待遇低下, 缺少吸引力等。未来,村干部群体能否像城市社区工作人员 一样享受类似的待遇,需要进一步探讨,“虽然村民委员会 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但运行经费要由财政统一保障的,这也 是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如韩国村庄自治组织的运行经 费就由本国财政保障”。

  生态保护方面,农村村容村貌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但是人居环境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问题与城市差距较大, 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资金来源和长效机制;在城乡融合方 面,核心问题是土地不融合,尤其是农村宅基地如何进行市 场化运作交易、分配和流转,现在没有探索出来,整个土地 制度创新面临一定的阻碍。

  他建议要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细则。要以案 说法、加强宣传,惩罚与表彰要形成机制,这些都是《乡村 振兴促进法》所涉及的内容。

  “应该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环境、乡村基本公共 服务三方面促进乡村振兴全面突破。”任大鹏向《中国发展

  ·33

   观察》杂志记者表示。

  从乡村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长期以来,由于复杂的历史

  原因,乡村与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非常突出,农村优 秀人才和优质劳动力进城就业、农村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向 非农产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土地征收等方式转到 了城市,缺人、缺资金、缺土地成为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瓶 颈。从乡村生态环境的角度看,由于投入不足、保护不力、 监管不到位等原因,一些污染企业在城市监管越来越严格的 情况下向乡村转移,农业自身面临污染,也包括过量投入施 用化学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环境恶化趋势,如果 耕地资源、水资源、生物物种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农村 居民的人居环境长期也就得不到改善。从乡村基本公共服务 的角度看,乡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发展滞后,农 民享有的社保、就业等与城市居民之间差距过大。这些问题, 是乡村发展的短板,促进乡村振兴,也需要以解决这些问题 为重点。《乡村振兴促进法》针对这些问题都做了明确规定, 对于乡村文化繁荣、乡村生态保护、乡村组织建设、城乡融 合发展以及扶持措施等方面,也都对解决乡村发展的瓶颈问 题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魏后凯认为,《乡村振兴促进法》把适用范围限定为开 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无论是乡村全 面振兴还是城乡融合发展,涉及的内容都非常广泛。各地区 乡村发展情况千差万别,一定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 施策,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采取多元

  ·34

   化模式,实行差异化促进策略。比如,在乡村产业振兴、人 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方面,各地区都要 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到突破口,探索各具特色的可行路径和 模式,而不能盲目照搬、一哄而上,更不能照搬照抄城市的 模式和做法。同时,全面促进乡村振兴,还需要处理好政府 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并通过制度安排调动全社会资源,鼓励各类主体广泛参与。

  此外,还需要根据地区发展阶段,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而 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冒进,避免犯颠覆性错误。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乡村文 化振兴,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促进乡村组织振兴,要理解把 握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内涵和主要抓手。”韩杨认为,要加 强基层组织建设来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治理水平,加快构建 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强化长久以来乡村治理方 面的弱项,创新乡村治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五个振兴’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其中的‘组织振兴’是根本和保障,主要指基层 党组织的振兴。”xx 省 xx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xxx 在接受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xx 省 xx 县 深刻把握组织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核心地位,紧盯组织振兴关 键因素,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全面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前 不久,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零信访” “零舆情”,高质量完成全县 244 个村(社区)党组织和村 (居)委会换届选举任务,通过组织振兴,打造推动乡村振

  ·35

   兴强有力的“红色引擎”,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基层组织保证。

  “选好村干部,共赴振兴路。”xxx 认为,在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中,结合当地县域实际,应当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 作。选优党组织书记,发挥乡村振兴“头雁效应”。村党组 织书记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强化组织建设,夯实 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要靠各级 组织的坚强领导。汇聚党员力量,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农村党员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推动乡 村振兴离不开党员作用的发挥。壮大集体经济,点燃乡村振 兴的澎湃动力。产业兴旺是振兴乡村的重点和前提,只有壮 大村级集体经济,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聚力共同突破难点重在落实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xxx 对《乡村振兴 促进法》给出了这样的概括。首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需要强化党的领导地位。其次,由于农业现代化是“四化” 同步的短腿,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突出短板,全面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发挥政府的主 体作用,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第三,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本法把它作为需要遵循 的五条原则之一,并把保障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摆在突出位置,贯穿到整个法律之中。此 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除了发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作用 外,还需要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

  ·36

   “虽然政府不是实施主体,但具有领航员和保障员的双 重角色。农民则是乡村建设者和受益者。”蓝海涛向《中国 发展观察》杂志记者表示,政府进一步组织、带领、引导农 民去干,在建设运营的过程中为其提供公共服务,就要做好 保障,缺啥补啥,包括政策供给等,“政府只有做好了这些 保障,农民才会发挥更大的潜力”。

  政府部门组织农民通过教育培训,来进一步引导、培育 大批的现代化农民参与乡村振兴。从产业发展到生态文明建 设,从乡风文明到社会文明,传统的农民主体以及固有的思 想观念和能力已经不适应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这需要现代 化的农民参与其中,现代化的农民建设现代化的乡村,并成 为主要力量进一步引领示范。一方面除了农民自身来讲,要 自觉提高这种认识,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府部门以 及社会组织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来弥补不足。此外,通过举 办一些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重要节庆活动,让他们参与其 中,探寻体验现代魅力,包括文化素质方面等。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政府或 者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 与。其中,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承担着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的 角色。”xxx 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记者采访时举例说, 《乡村振兴促进法》中 xx 次出现“政府应当”,从各个方面 设定了政府的职责,建立相关制度,完善相关政策、体制和 机制,加强队伍和人才建设,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履 行报告检查义务等。

  ·37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 收入、保障农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和 生活质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的重要任务。在《乡 村振兴促进法》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些方面规定的 法律措施。同时,法律特别强调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 位。例如,在本法第四条规定的实施乡村振兴的原则中,特 别规定了第二项原则,即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 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法律中规定了一 系列具体的制度保障这一原则的实现。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须确保农民收益;第二款规定,农村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应当坚持农民为主体;第二十一条规定了 建立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第二十三条提出供销社要加 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第三十七条规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的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建立需要有农民参与;第五十一条规定 村庄撤并等乡村布局调整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等等。

  xxx 认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关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才能乡村兴。促进 产业振兴,根本途径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构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从 而为农村人口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

  当前,聚焦聚力实施乡村振兴主要面临四大难点:一是 农民增收难,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 各级各类人才短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难以适应乡村

  ·38

   全面振兴的需要;三是乡村振兴资金需求量大,但农村积累 能力有限,资金有效供给不足,缺口较大;四是城乡分割的 体制机制仍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此外,各地也需要 因地制宜配套制定乡村振兴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如尽 快出台地方性的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并加强部门协调、监督 检查和政策细化。

  2021 年组织一号文件明确提到,要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配置机制,充分激发农村发展 内生动力。蓝海涛指出,在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同 时,从全国层面来讲,农田基础设施要实现突破。土地是农 民的命根子,同样也是国家的命根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会 导致农业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基础不稳,在乡村振兴中如果粮 食安全保不了,农业失去核心地位,振兴也就无从谈起。在 乡村振兴中,应该发挥农民主体的自主权,要在本村公共设 施项目建设中体现村民自己选项目建项目,一切从农民利益 出发,真正考虑是不是农民所需要的项目,与农民有多大的 匹配度,只要符合乡村振兴的大方向,政府部门就不必过多 干预。

  制度障碍问题要实现突破。目前,乡村振兴面临很多制 度障碍,特别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的分配、宅基地 的流转问题等。今年的一号文件就突出了稳定和发展,同时 目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空间很大,在宅基地方面 强调“探索有效实现形式”。未来乡村振兴的市场主体投资 应该怎么干?政府部门可以清晰列出社会资本在乡村投资

  ·39

   的负面清单,凡是不属于负面清单的创新性社会投资项目, 完全可以选择部分地区先行先试,避免大拆大建,否则即使 政府补偿了社会投资者损失,也是瞎折腾,因此,要尽量避 免损失和引起社会矛盾。

  “一分政策制定,九分重在落实。”蓝海涛认为,在“三 农”政策落实上有很大短板,乡村振兴要把各项政策一一落 实,尽量避免政策悬空。

  ·40

  

篇五: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班心得汇编

  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思考发言

  乡村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 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X.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现象。我国即将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长期 以来,作为人口流出地的乡村,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区域。

  当前,乡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的流出,在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 的地区依然普遍存在,乡村劳动力特别是一线劳动力仍以老年人口为 主,乡村振兴面临劳动力断档、传统技艺消失等风险。

  为此,乡村振兴不仅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收入,更要加快推动 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扩散、延伸,建立城乡要素合理流动长效 机制,特别是吸引年轻人口回流等,构筑多年龄段的劳动力结构,保 障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工匠精神传承。

  X.乡村产业的同质问题。区域乡村产业的同质化,带来竞争加剧、 产能过剩等问题。由于特色挖掘不充分、部分产业准入门槛不高、乡 村经济体量有限和人力资源匮乏等因素,当前乡村产业存在单一化、 同质化等现象,如多数乡村以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草坪种植、花 木培育等为主导产业。

   乡村主导产业遴选应在更大区域统一规划下,充分发挥各地积极 性、创造性,避免产业的同质化、恶性竞争等;此外,增强危机意识 抓发展,树立长效的、可持续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 产业升级理念,稳固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X.基本农田高效经营的保障。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工 程,不仅要协调好城乡之间关系,更要协调好乡村农业与非农产业之 间关系。因此,乡村振兴绝不能放弃农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也对 基本农田的经营带来冲击,对可能出现的基本农田抛荒、低效化经营 等要高度重视。面对乡村振兴中国家粮食安全的红线,坚决执行永久 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完善保护补偿机制等,防止基本农田“非农 化”、加快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X.乡村振兴的共同富裕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 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乡村振兴是把乡村“蛋糕”做大的过程,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策 略;但更要做好分“蛋糕”这道难题,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的积极 作用,不落下一个村庄、一位农民,实现全面的乡村振兴。

  对此,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致富示范带头作用,发展 壮大村集体经济,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上建立合理分配

   机制,以“党建引领强村、合作帮扶富民”的策略,保障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与乡村振兴硬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篇六: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班心得汇编

  乡村振兴思考体会交流发言

  乡村振兴思考体会交流发言少一点蛮干,多一点规划,让乡村建设形成“循 环发展”系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乡村振兴是“三农”工程总抓手,谋好 篇、布好局,对于后续发展来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埋头蛮干不仅费力耗时还可 能收效甚微。明确本村发展的薄弱环节,对各项补强工程的用地、费用、人手等 做到心中有数,针对老百姓的需求开展规划项目,加强针对性。

  如引水工程入村,解决水困局,保证饮水安全,供水稳定,实现能用水、用 好水的目标。同时使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造福环境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关 键,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实现产业之路、生态之路、文明之路、致富之路。要让 农副产品运得出、运得快,进而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农民 富裕。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打造党员活动室,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修建村民 活动广场,提升村部网络建设水准,建成强有力的乡村振兴“指挥部”,坚强的 组织领导是实现乡村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大体量的设施建设决不能以占用农业 用地为代价,严守耕地“红线”让农民手中有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实现生 态与发展的和谐统一,把发展循环经济落到实处。

  少一点冲动,多一点呵护,让乡村建设产生振兴“内生动力”。乡村振兴, 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燃料”与动力。毕业大学生尤其是有一技 之长的专业人才,在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之前,少一点盲目的就业冲动,把就业 视野多留心留心广大基层地区,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施行,基层所需 人才规模越来越大,如管理、教育、科技、卫生、农业等方面的人才在乡镇都有 广阔的就业前景。基层是个大舞台,只要肯干、肯学、肯吃苦,每一个年轻人都 能有一番作为。

  当然乡村不仅要引得进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对在乡村就业的青年人才多 一点关怀呵护。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念好“招才经”“引智经”,建 立健全人才考核机制,构建多元化的激励体系。明确人才包带责任,做到岗位有 规范、工作有标准、激励有依据。

   同时加强返乡创业、退伍军人、养殖能手、新型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使他们能够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市场变化,成为乡村 振兴的主力军。让他们在各个岗位都可以大显身手、大施所能、大展才华,为乡 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发展活力。

  少一点浮躁,多一点耐心,让乡村建设具备自主“呼吸能力”。“久困于穷, 冀以小康”。各基层乡镇在脱贫之后容易产生超速发展的心理,想实现“加速超 车”式的发展模式,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基层建设更不能一蹴而就。从环境 建设来说,植被的培育、绿化的维护、旧宅基地腾退、生活垃圾的科学处理、环 卫宣传教育工作都需要久久为功,才能看见成效,后期的卫生环境监督也要跟得 上,如此环境建设才能持久,绿水青山才能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文化振兴顺应了亿万农民对幸福美好 生活的向往,文化建设要如涓滴流水,润物无声才能深入人心,这同样需要时间 的酝酿。乡土文化孕育守护着中华文化的精髓,重农扬农、家庭为本、尊祖尚礼、 邻里和睦、勤俭持家、以丰补歉等都是乡土文化核心,只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和传承,这些文化精华才能世代相传,乡村同时也要不断强化文化宣传和引领的 作用,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

  

篇七: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班心得汇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策略研究

  作者:张乃洁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 年第 03 期

  摘要:深度学习不同于机械式、识记式的浅层学习,是以发展高阶思维为特征,旨在提高 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游戏作为幼儿期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如何成为促进 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值得幼教工作者深思。本研究结合中班“建房子”建构游戏,总结出 5 条有效的游戏策略:创设明确的游戏任务情境、确定高阶思维发展的能力目标、基于问题解 决的自主性反思、重视在观察中进行学习迁移、注重及时反馈的持续性评价,从而切实促进幼 儿在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建构游戏;游戏策略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3.016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1580(2020)03—0073—04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阐释

  “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是对应着“浅层学习”而言的。根据布卢姆对认知领域学习目标的 分类,幼儿认知学习的目标,主要分为“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这 6 个层次。

  一般而言,浅层学习的认知水平只停留在“知道、领会”这两个层次,主要是对知识的简单描 述、记忆或复制;而深度学习的认知水平则可对应“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 4 个较高级的认 知层次,主要是对知识的深层加工,面向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及问题的解决。

  可见,浅层学习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是一种低级认知技能的获得,涉及低阶思维活动; 反之,深度学习处于高级的认知水平,面向高级认知技能的获得,涉及高阶思维活动。所以, 高阶思维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有助于实现和促进深度学习,同时深度学 习又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思维广度和学习效率。

  因此,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在理解学习的基 础上,积极主动地、批判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 学习。这一学习模式由冯晓霞教授于 2005 年引入学前领域,其特征就是在于充分调动幼儿的 高阶思维,着眼于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充分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 提高。

  二、深度学习下的幼儿游戏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不仅是幼儿 重要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通过游戏促进幼儿深度学 习,是提升幼儿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可以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一般而 言,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游戏主题的生成性。游戏中深度学习的实现,就是围绕着幼儿感兴趣的现象和事物 进行完整探究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密切关注生活中哪些现象和事物是幼儿感兴趣的,适合幼 儿探究的,从而生成符合幼儿兴趣的游戏主题,帮助幼儿深入探索。

  第二,游戏任务的挑战性。教师只有创设挑战性的游戏情境,才可以打破幼儿只停留于游 戏表层的浅层思维,调动幼儿多重感官深度参与,实现对问题解决策略多角度的深度思考,最 终推进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不断向纵深方向展开。

  第三,游戏过程的探索性。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 界的知识蓝图。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运用“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地 探究新问题,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尝试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新的问题。

  第四,游戏主体的合作性。深度学习有时还需要与同伴建立学习共同体。幼儿合作学习共 同体的建立,可以分享彼此关于知识经验的理解,以此进行知识的深度建构。通过合作互助, 还可以共同解决游戏情境中的复杂问题,从而大大提高深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游戏策略

  (一)创设明确的游戏任务情境

  第一步:游戏任务情境的创设,是促进幼儿实现深度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情境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幼儿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也是幼儿是否能够进行深度学 习的关键。好的游戏情境,会明确游戏的目标,提升幼兒游戏的兴趣,促进幼儿游戏的深入开 展。反之游戏情景的缺失,会使得幼儿游戏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主题,游戏的形式更多趋于随意 化。

  例如在笔者所在幼儿园中班“建房子”的建构游戏中,教师就在幼儿没有明确游戏目标时, 创设了明确的游戏任务情境,推动了游戏的深入开展。本次游戏中的教师与幼儿互动情景如 下:

  建构区里聚集了好几名幼儿,大家还没有确定到底要搭什么,随意地摆弄着积木。这时教 师过来了,对大家说到:“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保育阿姨从食堂打饭又被雨水淋湿了,保育 阿姨真希望下雨天去打饭的时候不会被淋湿啊,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朋友们一下子来了兴致,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教师这时说:“我相信小朋友会有好办法,那么你们今天都是聪明的建筑师,先将你们的 想法画出来,我们看看谁的办法好。”

  设计图完成后,教师让两组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想法。

  嘟嘟和桃子说:“我们要盖两个楼房,中间有一个长长的通道,这样走在通道里就不会被 雨淋湿了。”

  成泽和洋洋说:“我们想盖一个很大很大的楼房,食堂就在楼房的里面……”

  教师:“小朋友的想法都很好,可是建筑区的地方有点小,我们只能搭建一组小朋友的建 筑作品,你们想搭建哪一种房屋呢?”

  于是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了投票选举,选出一个最佳设计方案。最终,嘟嘟和桃子设计的房 子得票数最多,赢得了本次搭建的设计图。

  教师:“现在嘟嘟和桃子的方案入选了,但这个设计图里有两栋楼,你们准备怎么建?”

  嘟嘟说:“得一起建,中间还要有连接的通道呢。”

  接着,桃子和成泽也说到:“我们可以两边一起建,最后再连起来……”

  可见,教师巧妙地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了游戏任务情境,启发小朋友们想办法搭 建出可以避雨的房屋结构,从而确立了明确的游戏任务,充分调动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让一 开始无所事事的小朋友变得目标明确起来。因此,创设良好的游戏任务情境,是有效地推动幼 儿实现深度学习的第一步。而且,当建筑设计图确立后,教师又通过巧妙的提问,启发幼儿可 以分成两组进行搭建,从而又创设出一个目标明确、分工协作的游戏情境,进一步促进幼儿的 合作学习。

  

篇八: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班心得汇编

  浅谈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心得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为我国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 向。根据初步学习,结合我所任职的邳州市岔河镇实际情况,谈几点 个人想法:

  一、扎实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实现产业振兴。要创新产业富 民和生态富民之路, 要以土地集中经营为切入点, 扎实推进三权分置, 减少农业用工,减少闲置土地、增加产业工人、增加土地收益、壮大 集体经济。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实施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经营模式,促进村集体和农户的双增收, 实现产业兴旺。邳州市岔河镇位于苏北鲁南两省交界,地属苏北大平 原,全境总面积 70.6 平方公里,下辖 12 个行政村,5.2 万人。耕地面 积 7.4 万亩,其中基本农作物 6.1 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其它 1.3 万亩主要经营蔬菜、草莓、葡萄等设施农业和银杏采业圃。为提升土 地经营效益,推进农业生产由增产向提质的方向转变。我镇尝试用工 业化理念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成立了广大瑞康农业发展公 司,通过市场调研,与亳州市同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中 草药规模化种植,签定三年定单购销协议,发展订单农业。加快推进 玫瑰花茶、银杏叶片等产品精深加工,采取互联网+模式,推广农产品

  第 1 页 /共 4 页

   网络销售,加快形成及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提升价值 链,打响岔河生态农业品牌。在全镇 12 个行政村全面推开适度规模化 种植。推进方式分 3 种:一是最直接的方式:村里的农业公司将外出 务工家庭的土地进行流转。二是农业公司进行土地托管,解决低收入 户无技术、无劳动力等种植难得问题,公司对托管的土地进行经营管 理,收益归农户,公司前期垫付种苗、人工和机耕,在收获时扣除经 营成本并收取少许托管费用。三是农户将承包地入股农业公司进行经 营管理,年终按股分红。镇农业公司负责指导、实验、研发、签订定 单, 村农业公司全面实施推广, 农户自已经营耕种或成为职业化农民。

  二、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生态振兴。要加快推进乡村基 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生活条件的短板,推进新型城镇和特 色田园乡村建设。

  近年来, 邳州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活动, 大力清理整顿被侵占的集体资产资源。使公共环境秩序为之一新,社 会精神面貌为之一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主体意识、 责任意识、共建意识不提升。2017 年,全市整治农村道路 2318 公里, 清理河道 1481 公里。岔河镇累计进入产权交易平台交易集体资源 XX 亩,增加村集体收入 400 余万元。村里用公共空间治理所得,安装路 灯、建设公厕、硬化村内道路、栽植绿化树木,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我镇还将按照“村庄整洁、宅田界清、路通河畅、水清塘净、 沟渠相连、阡陌相通、林网成格、集镇规整”的治理标准,延展治理 维度,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加快乡村 振兴步伐。邳州在推进公共空间治理的过程中,大力推行“听群众说、

  第 2 页 /共 4 页

   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让群众享”工作法。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互动互 通,让党委政府始终直通人民群众,以共享引领共建、以共建推动共 享。坚持听群众说,真听民声、听真民声,准确把握群众真想法;坚 持向群众讲,直通民生、深入民心,广泛凝聚民意公约数;坚持带群 众干,干部带头、群众跟上,同心奏响干群大合唱;坚持让群众享, 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全面共享美好新生活。工作成效引起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的关注, 《人民日报》 《新华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多次专 题报道。

  三、大力营造和谐社会风尚,实现文化振兴。十九大报告指出,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 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 明新气象。是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 治理,重塑乡规民约,弘扬公序良俗。依靠乡规民约的教化作用,遏 制社会不良风气、改善邻里关系,切实“规”出好乡风、 “约”出好民 风。二要发掘乡村文化特色,进行正确的文化舆论引导。我们成立了 岔河镇民俗文化宣讲团,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公共空间治理等内容, 精心编排快板《创“三新” 》 、小品《孝亲敬老》 、柳琴戏《空间治理快 人心》等节目 20 余个,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等形式定期开展宣 传巡演。以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为切入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弘扬文明和谐新风尚。

  四、 着力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实现组织振兴。

  坚强的村级党组织, 优秀的村级带头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要建立健全党委

  第 3 页 /共 4 页

   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 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要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 伍建设, 合理制定实施村干部培养规划, 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选拔途径, 保障和提高村组干部待遇,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发挥“头雁 效应” 。以村级党组织的振兴来调动乡村经济要素,实现乡村经济的持 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2017 年以来,岔河镇深入开展了“强基固 本”活动,新建了 5 所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举办村干部专家培训 16 场 次,促进了村级治理水平的提升。今年,XX 市委在全市启动实施了《村 干部 5 年培训规划》 , 计划通过 5 年左右时间, 在全市选优育强 “211XX” 村干部群体,即培养 200 名标杆型村书记“头雁” ,1000 名骨干型村副 职“强雁” ,1000 名青苗型村后备“雏雁“,形成三级人才梯队,建设 一支政治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发展本领强、作风纪律强的“四强” 型村干部队伍,必将为乡村振兴大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 4 页 /共 4 页

  

推荐访问:汇编 振兴 基层

热门文章

乡镇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总结12篇

乡镇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总结12篇乡镇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总结篇1xx市:“我为群众办实事”,研习汇

乡镇中层干部竞职演讲稿

乡镇中层干部竞职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演讲台上作竞职演讲,心情很激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0年)通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0年)通知,

百所高校千名学子参加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阳泉)建筑设计大赛

首届大学生乡村振兴(阳泉)建筑设计大赛由阳泉市委人才办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阳泉市农业农村局和

闻喜县裴社镇“五面红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助力乡村振兴

闻喜县裴社镇各村围绕乡村振兴“五面红旗”争创活动掀起了一阵新的热潮,村干部们谈“旗”兴奋、举“旗”定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柳林敲警钟、擂响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

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10篇10篇

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10篇10篇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10篇篇1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

乡镇意识形态工作自查报告2022年

乡镇意识形态工作自查报告2019年  在县委宣传部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让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内蒙古自治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剪影

过去外出务工的吴园园,现在不用四处奔波,而是安心留在老家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什大股村,成了“新

乡村振兴感言11篇

乡村振兴感言11篇乡村振兴感言篇1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大战役”之一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开展几年,几年来

繁峙县圆满完成乡镇换届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今年以来,繁峙县把乡镇换届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县委先后召开10次常委会会议对换届工作进

繁峙县金山铺乡中虎峪村:党建引领促脱贫,乡村振兴奔富路

近年来,金山铺乡中虎峪村在太重集团扶贫工队的帮扶下,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