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顺通范文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4篇

| 浏览量:

篇一:浅谈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监理工作通用表式汇编

  XX 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

  2011 年 9 月 汇编说明

  1、本次汇编表式力求适用各类工程监理工作,但不涉与各类工程的专项表式。

  2、编制通用表式是力求规范监理工作,规避监理责任风险,使所用表式、检查

  工作都有统一标准,有利于健康开展监理工作。

  3、表式编制依据国家颁布的监理规范,相关的地方法规和行业规定,与监理工

  作实际需要相结合,如有不一致的地方,以上级法规为准。

  4、安全监理工作已另有表式,本次汇编不包含安全监理工作用表。

  5、监理工作在实践中将不断改进、提高,恳切希望广大监理工程师在实际使用

  中,对汇编表式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表式,完善监理工作。

  目录

  表式名称

  表式编号

  施工单位报审/验表(A 类表)

  1、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应急救援预案报审表

  监 01-

  2、工程复工报审表

  监 02-

  3、工程开工报审表

  监 03-

  4、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监 04-

  5、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验表

  监 05-

  6、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报审表

  监 06-

  7、报审/验表

  监 07-

  8、分部工程报验表

  监 08-

  9、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监 09-

  10、单位工程竣工报审表

  监 10-

  11、工程款支付申请表

  监 11-

  12、施工进度计划报审表

  监 12-

  13、费用索赔报审表

  监 13-

  0 / 39

   14、工程临时/最终延期报审表

  15、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供应单位资质报审表 监理单位用表(B 类表)

  16、总监理工程师任命书

  17、工 程 暂 停 令

  18、监理检查记录表

  19、监理工程师通知单

  监 19-

  20、工程款支付证书

  21、工 程 告 知 书

  22、总监理工程师代表授权书

  23、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管理台帐

  目录

  表式名称

  24、工作联系单 25、工 程 变 更 单 26、索赔意向通知书 27、会议纪要

  通用表(C 类表) 监理单位编制资料(D 类表)

  28、监 理 月 报 29、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0、监 理 规 划 31、监理实施细则 32、监理工作总结

  监 14监 15-

  监 16监 17监 18-

  监 20监 21监 22监 23-

  表式编号

  监 24监 25监 26监 27-

  监 28监 29监 30监 31监 32-

  1 / 39

   A1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应急救援预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监 01-□□□

  致:(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并按规定

  完成了相关审批手续,请予以审查。

  附: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应急救援预案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审查意见:

  施工项目部

  年月日 审核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签署意见后自留一份,报建设单位一份,返回施 工项目部一份。

  2 / 39

   A2

  工程名称:监 02-□□□

  工程复工报审表

  致:(项目监理机构) 编号为(工程暂停令)所停工的部位,现已满足复工条件,我方申请于年

  月日复工,请予以审批。

  附复工报告 证明文件

  审核意见:

  施工项目部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审批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签署意见后自留一份,报建设单位一份,返回 施工项目部一份。

  3 / 39

   A3

  工程名称:监 03-□□□

  工程开工报审表

  致:(建设单位) (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承担的工程,已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具备了开工条件,特此申请于年月 日开工,请予以审批。

  附:1. 开工报告 2. 证明文件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审核意见:

  施工项目部

  审批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年月日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建设单位(章)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由建设单位审批后自留一份,返回项目监理机构、施工项目 部各一份。

  4 / 39

   A4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工程名称:监 04-□□□ 致:(项目监理机构)

  经考察,我方认为拟选择的 (分包单位)具有承担下列工程的施工/安装资质和能力,可以保证本工程项目 按合同第条款的规定进行施工/安装。分包后,我方仍承担本工程承包合同的全 部责任。请予以审查。

  分包工程名称(部位)

  分包工程量

  分包工程合同额

  合计

  附:1. 分包单位资质材料 2. 分包单位业绩材料 3. 总包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审查意见:

  施工项目部

  审核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项目监理机构

  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签署意见后自留一份,报建设单位一份,返回 施工项目部一份。

  5 / 39

   A5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验表 工程名称:监 05-□□□

  致:(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的施工控制测量,经自检合格,请予以查验。

  附:1. 施工控制测量依据资料 2.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表(内业计算书、测量仪器、测工岗位证书号)

  审查意见:

  施工项目部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项目监理机构

  注:本表一式二份,由项目监理机构签署意见后自留一份,返回施工项目部一份。

  A6

  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报审表

  6 / 39

   工程名称:临港产业区先租后售园区公共租赁住房二期监 06-□□□ 致:XX 百通项目管理咨询 XX(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于 2015 年 5 月 28 日进场的用于工程的屋面 照明部位的 控制主电缆线(工 程材料/设备/构配件),已完成自检。现将相关资料(见附件)报上,请予以审核。

  附件:1. 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清单 2. 质量证明文件 3. 自检结果

  施工项目部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二份,由项目监理机构签署意见后自留一份,返回施工项目部一份。

  7 / 39

   A7

  工程名称:监 07-□□□

  报审/验表

  致:(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工作,现报上该工程报验申请表,请予以审查、验收。

  附:检验批/分项工程质量自检结果 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 其他

  施工项目部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审查、验收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篇二:浅谈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公司

  钢构作业指导书 附着力

  文件编号:

  版 本 号:

  编 制:

  批 准:

  生效日期:

   主题

  ***公司作业指导书 附着力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数 生效日期

  *** 第2页共3页

  涂层附着力检测(拉开法)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使测试人员在进行钢结构涂层附着力检测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物及构筑物钢结构涂层附着力的检测。

  3. 检测依据

  GB/T 5210-2006 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4.检验器材 4.1 数显拉开法附着力测试仪 4.2 试柱 4.3 切割装置 4.4 胶黏剂 5. 工作程序 5.1 检测准备 5.1.1 测试前可由项目负责人或有关人员前往现场踏勘,了解现场基本情况以及检测数量等。

  5.1.2 现场测量前防腐涂层应已涂装完毕且干透。

  5.1.3 测量前应确认构件的底材材质、涂层类型、涂层设计厚度等参数。

  5.1.4 检测人员应能熟练操作仪器。

  5.2 现场检测 5.2.1 测量次数:至少进行 6 次测量,也即至少使用 6 个试验组合。

  5.2.2 环境条件:除非另外商定,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进 行试验。

  5.2.3 胶黏剂: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准备及使用胶黏剂。涂覆时应使用最少量的胶黏剂,要求 能在试验组合的各部分间产生牢固、连续的胶结面。如有可能,立即除去多余的胶黏剂。

  5.2.4 试验组合:将胶黏剂均匀地涂在未涂漆的、刚清理干净的试柱表面,在胶黏剂的固化 期内把涂有胶黏剂的试柱面与涂层相连。除非另有规定或商定,胶黏剂固话后,使用切割装 置沿试柱的周线切透至底材。按图 1 所示放置外圆环并进行试验。

  图1

   主题

  ***公司作业指导书 附着力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数 生效日期

  *** 第3页共3页

  5.2.5 测量:

  5.2.5.1 破坏强度:胶黏剂固化后,立即把试验组合置于拉力试验机下。在与涂漆底材平面 垂直度额方向上施加拉伸应力,该应力以不超过 1MPa/s 的速度稳步增加,试验组合的破坏应 从施加应力起 90s 内完成。

  记录破坏试验组合的拉力。

  在准备的每个试验组合上重复进行拉力试验。

  5.2.5.2 破坏性质:通过目测破坏表面来确定破坏性质,按以下方式评定破坏类型。

  A——底材内聚破坏; A/B——第一道涂层与底材间的附着破坏;

  B——第一道涂层的内聚破坏;

  B/C——第一道涂层与第二道涂层间的附着破坏;

  n——复合涂层的第 n 道涂层内聚破坏;

  n/m——复合涂层的第 n 道涂层与第 m 道涂层间的附着破坏;

  -/Y——最后一道涂层与胶黏剂间的附着破坏;

  Y——胶黏剂的内聚破坏;

  Y/Z——胶黏剂与试柱间的胶结破坏。

  对每种破坏类型,估计破坏面积的百分数,精确至 10%。

  当破坏不一致时,应重复试板的处理的涂漆过程;至少在 6 个试验组合上重复进行系列 试验。

  6. 相关质量记录表格 6.1 钢结构涂层附着力检测原始记录表

  

篇三:浅谈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海底管道工程讲座

  、 海 底 管 道 介 报告人:

  艾尚茂(aishangmao@hrbeu.edu.cn) 绍

   目录

  1、海底管道介绍 2、路由选择、勘察与保护

  3、强度分析与设计

  4、稳定性分析 5、海底管道施工

  6、海底管道技术研究热点

   (1.1)、 海底管道功能

  1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1.2) 、海底管道类型和特点

  (1.3)、Pipe-in-pipe

  (1.4)、集束管道

  (1.5)、管道设计简介

   1.1 、海底管道的功能

  ① 海洋油气田开发输送管道

  海洋油气田开发输送管道的特点是:管道内输送的 流体,其流速、流量、压力等变化范围大。

  (a) 油气田外输管道 (b) 油气田内部连接管道

  1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② 进出口油气输送管道

  这种管道与油气田开发无关,是用来把商业油气通 过海底油气管道输送到预定位置,大多用在油气的进出 口输送工程中。进出口油气输送管道的特点是:管道内 输送的流体,其流速、流量、压力等变化范围小,流量 大。

   1.1、 海底管道的功能

  1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内部管道

  油田内部管道通常用于输送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流体(油、 气、水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1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深水开发中的海底管道及立管示意图

   1.1 、海底管道的功能

  1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1.1、海底管道的功能

  1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外输管道

  外输管道用于输送油气田初处理后的原油和天然气,一般较长

   1.2、 海底管道类型及特点

  A、按输送流体分类:输油管道、输气管道、输水管道 油水混输管道、油气水混输管道、油气混输管道

  1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B、按结构分类:

  ① 双层钢管保温管道 ② 单层钢管保温管道 ③ 非保温有混凝土配重管道 ④ 非保温无混凝土配重管道 ⑤ 管束及挠性软管

   1.2 海底管道类型及特点

  1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1.3、Pipe-In-Pipe

  flowline Rockwool field joint insulation sleeve pipe half shell

  1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foam insulation

   1.4、集束管道

  • Carrier pipe

  • Sleeve pipe

  • Flowlines • Service lines

  • Control tubings

  • Insulation system • Spacer • Bulkhead • Appurtenances • Ballast chain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1.5、海底管道设计简介

  明确设计要求

  选择壁厚

  选择材料等级

  选择铺设路线 确定管线保护方案 管线应力分析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管线安装分析

  优化设计

   明确设计要求

  • 业主提出的限定条件;

  • 设计寿命;

  • 造价(建造、安装和操作) ① 材料等级越高 ,壁厚越薄 ,建造造价越高 ②

  1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材料等级低,铺设造价也 • 使用钢管的等级和类别(与造价 低 直接相关);

  • 抗腐蚀能力 • 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入级) ① 内部腐蚀(硫化氢导致等 • 管道是否埋设等 )

  壁厚与材料等级选择

  ② 内部磨损等 根据项目的设计输量要求或典型年 • 重量要求 份的油田配产,进行初步的水力 • 可焊性 、热力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以 及管道上下游工艺流程对温度、 压力的要求,选取经济合理的管 径。

  考虑因素:

   2

  海底管道路由选择

  海底管道路由勘察

  海底管道保护

  、 路 由 勘 察 、 选 择 与 保 护

   2.1、路由选择

  根据油气管道的用途和总体布局在海图上进行路由预选。

  在路由预选时应根据尽可能得到的路由海区已有的自然环境资料、海 洋开发活动及其规划资料、已建海底电缆管道资料等,综合考虑进行 路由预选,在情况复杂的海域,可选择2-3个比较方案,待路由调查 后确定。对于有登陆的管道应进行登陆点现场踏勘,选择有利于管道 登陆的区段作为登陆点。

  挪威Ormen Lange gas field的深水管道工程示意图

  、 路 由 勘 察 、 选 择 与 保 护

   2.2、路由勘察

  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于1998年1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察规范》(GB17502—1998)主要内容 如下: (1)工程地球物理探测 (2)工程地质取样和土工试验 (3)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观测和推算 (4)腐蚀环境参数测定

  、 路 由 勘 察 、 选 择 与 保 护

   2.2、路由勘察

  (1)工程地球物理探测 在路由预选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地球物理探测。工程地球 物理探测包括水深测量、侧扫声纳探测、地层剖面探测和 磁法探测。工程地球物理探测的目的是:查明海底地形地 貌、海底面状况、海底障碍物、海底浅地层特征和不良地 质现象等。水深测量、侧扫声纳探测、地层剖面探测和磁 法探测所得到的数据,应进行综合分析、解释。

  、 路 由 勘 察 、 选 择 与 保 护

   2.2、路由勘察

  (2)工程地质取样和土工试验 工程地质取样的目的是:获得海 底土质的工程类型和物理化学性 质及力学性质。工程地质取样的 方法可采用重力式取样、振动式 取样和钻孔取样等方式。

  土工试验的基本内容包括:

  ---含水量 ---容重 ---比重 ---液限和塑限 ---颗粒分析 ---贯入级数 ---抗剪强度

  、 路 由 勘 察 、 选 择 与 保 护

   2.2、路由勘察

  (3)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观测和推算

  海洋水文气象要素包括:气象、波浪、潮位、海流、水温、泥 温、海冰等项目。

  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观测和推算的目的是:获得海洋水文气象的 统计参数值。

  获得海洋水文气象的统计参数值的的步骤是:

  收集和整理已有的海洋水文气象资料,包括路由区附近气象站 资料、船舶测报资料和附近潮位站资料;

  资料不足时,应在路由区设立临时观测站进行实际观测;根据 收集到资料和实际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学的推算。

  、 路 由 勘 察 、 选 择 与 保 护

   2.2、路由勘察

  (4)腐蚀环境参数测定

  腐蚀环境参数包括:底层水化学、沉积物化 学、沉 积物电阻率、沉积物中硫酸盐还原菌、污损 生物等。腐蚀环境参数测定目的是:通过腐 蚀腐蚀环境参数测定,给出腐蚀环境参数。

  底层水化学包括:PH、Eh、溶解氧和氧饱 和度。

  沉积物化学包括:PH、Eh、Fe3+/Fe2+、 盐度、碳酸盐、有机质。

  腐蚀环境参数是依靠对相应路由区的水质取 样和海床土质取样测定,一般可以在工程地 质取样的同时进行。将取得样品进行试验室 分析。

  、 路 由 勘 察 、 选 择 与 保 护

   2.3、路由保护

  管 道 跨 越

  、 路 由 勘 察 、 选 择 与 保 护

  添加支撑,缩短悬空段

   2.3、路由保护

  、 路 由 勘 察 、 选 择 与 保 护

   2.3、路由保护

  、 路 由 勘 察 、 选 择 与 保 护

   3

  3.1、概述

  3.2、允许应力法

  3.3、极限状态法 3.4、悬跨/涡激 振动

  、 海 底 管 道 强 度 分 析 与 设 计

   3.1、概述

  海底油气管道强度分析与设计,目前有两种法:

  • 允许应力法,以DnV1981为代表的,包括ASEM31.4和ASEM31.8(截 止到2005年底) 在内的规范和作法。

  • 极限状态法,以DnV OS F101 和API -RP 1111规范和作法为代表。

  采用允许应力法,在世界范围内设计了众多的海底管道,现在仍然 被工程设计单位应用。由于该方法比较成熟,国际上的工程公司和科 研结构开发出大量的与之配套的计算机软件,并且这些软件已经商业 化,和容易购买和使用。

  海底油气管道强度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势是极限状态法,允 许应力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被极限状态法所代替。但目前在海底油 气管道强度计算的某些领域,诸如地震作用下的强度计算等还没有成 熟的极限状态法计算公式。

  、 海 底 管 道 强 度 分 析 与 设 计

   3.2、允许应力法

  允许应力法的基本准则是:σ≤ησf 式中:σ= 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管道产生的应力 η= 使用因子(0.5 – 0.96) σf= 钢管的屈服强度 以DnV1981规范为例,σ基本的公式如下:

  (1)环向应力公式:

  σ=(pi-pe)D/2t (2)相当应力公式:σ=(σx2 + σy2 –σxσy +3τxy2)1/2 (3)施工应力公式σ=((N/A +0.85M/W)2+σy2 –(N/A +0.85M/W) σy) 1/2 式中:pi= 内压 pe= 外压 D= 管道公称外径 t =管道公称壁厚 σx = 管道的轴向应力 σy =管道的环向应力 τxy =管道的剪切应力 N =轴力 A =钢管的截面积 M = 弯矩 W = 钢管的截面模量

  、 海 底 管 道 强 度 分 析 与 设 计

   3.3、极限状态法

  极限状态法(也称荷载—抗力系数法)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得到初步的应 用,由于该方法的理论是基于可靠度理论上的,在理论体系上比允许应力 法复杂,目前虽然已经设计了一些海底油气管道,但在具体分析方法和设 计中,国际上各工程设计单位也不尽相同,目前也没有与之配套的商业化 计算机软件。随着该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极限状态法会逐步成熟起 来。

  根据DnV OS F101规范的划分,极限状态分为:

  (1)操作极限状态(SLS):如果超过该状态,不再适于正常运行。

  (2)极端极限状态(ULS):如果超过该状态,管道完整性将遭到破坏。

  (3)疲劳极限状态(FLS):考虑累积循环荷载效应的极端极限状态。

  (4)偶然极限状态(ALS);由偶然荷载导致的极端极限状态 对于强度分析分为以下几类:

  压力控制 荷载控制(包括弯矩,有效轴力和内外部超压力) 位移控制

  、 海 底 管 道 强 度 分 析 与 设 计

   3.3、极限状态法

  (1)操作极限状态(SLS) ——总体屈曲极限状态(通常 对于荷载控制条件)。

  ——椭圆度/棘齿极限状态。

  ——不稳定断裂和塑性压溃极 ——累积塑性应变极限状态。

  限状态。

  ——由于配重层的破坏或者配 (3)疲劳极限状态(FLS) 重层损失。

  ——交变荷载导致的疲劳 ——屈服。

  (4)偶然极限状态(ALS) (2)极端极限状态(ULS) ——落物。

  ——破裂极限状态。

  ——拖网渔具的破坏。

  ——椭圆度/棘齿极限状态( 如果导致整体破坏)。

  ——地震。

  ——局部屈曲极限状态(管壁 屈曲极限状态)。

  、 海 底 管 道 强 度 分 析 与 设 计

   3.4 、悬跨/涡激振动

  悬跨所受载荷:

  1.重力、浮力 2.操作压力、热膨胀等 3.水动力(波浪、流作 用) 4.海床支持力 5.轴向力

  、 海 底 管 道 强 度 分 析 与 设 计

   3.4 、悬跨/涡激振动

  、 海 底 管 道 强 度 分 析 与 设 计

   计算难点

  1、管土耦合(或者弹簧刚度和 阻尼)怎么确定?????

  2、如何确定波浪及流对悬空段 管道的作用????? 因素很多:管道外径(影响 雷诺数)、悬空高度、流速等等

  、 海 底 管 道 强 度 分 析 与 设 计

   4

  4.1、概述

  4.2、分析方法 4.3、保持稳定性的 措施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4.1、概述

  海底油气管道的稳定性是指海底油气管道铺设到海床上或 者进行挖沟埋设后,在海流、波浪、土壤、重力和浮力等 作用下,保持长期的稳定性。不包括由于海床本身在海流 、波浪和地震等作用下,发生的海床冲刷和淤积塌陷、断 裂和移动等不稳定造成的海底油气管道的稳定性问题。海 床本身的稳定性也是海底油气管道工程的重要课题,但并 不属于海底油气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范围内。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海底油气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海底油气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 海底油气管道在挖沟埋设后的稳定性

   4.1、概述

  (1)垂向稳定性 水中:

  管道埋设后沉浮的稳定性 埋管:in soils which are or may be liquefied, the specific weight of the pipe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that of the soil if burial is required. 裸露管Exposed lines:同上

  原则:不能浮起!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4.1、概述

  (2)侧向稳定性

  侧向稳定性:浪流的 作用下侧向运动。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4.2、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有三种:静态分析方 法、动态分析方法和半动态分析方法。

  (一)静态分析方法 海底管道稳定性的静态分析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分析方 法,即对管道在自身重力(Wsub)、波浪和海流产生的 升力(FL)、阻力(FD)、惯性力(FI)以及土的摩擦 力作用下的静态平衡进行分析的方法,其公式如下: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式中:μ是土壤与管道之间的横向摩擦因数,对于砂性土,其值在0.5~0.9之间,对于黏性土,其值在0.30~0.75之 间;S是安全系数,取1.1;FL、FD和FI是按Morison方程计算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FL、FD和FI的计算中涉及到相关系数CL、CD和CI;这3个系数由于受海底边界的影响,与一般孤 立桩柱受波浪和海流力作用时的数值不一样。1981年以前,一般认为这3个系数与海流的雷诺数、管子的粗糙度、 管子与海底的距离有关;1981年以后,则认为除了与这3个系数有关外,还引入了一个称为KC的数。这样就使波浪 和海流对管道的作用在理论和计算方法上基本完备起来,用这种方法设计了大量海底管道。

   4.2、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二)动态分析方法 海底管道稳定性动态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波浪作为周 期性荷载的作用下,在海床上发生往复运动。管道的这 种运动对海床土壤产生扰动,而这种扰动使海床土壤的 抗力大大降低,管道就在这种海床上逐步下沉。当管道 下沉到一定程度后,波浪—管道—土壤的相互作用达到 一种新的平衡。

  在这种动态分析中,水动力是时间的函数,管道下沉 和土壤阻力也是时间的函数。动态分析的基本步骤为:

  1. 根据给定的波浪条件模拟出波浪谱;

  2. 用波浪谱计算出力谱;

  3. 用力谱结合土壤类型计算出管道的动力响应。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4.2、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三)半动态分析方法 海底管道稳定性的半动态分析是将动态分析中次要的因 素忽略,采用静态分析公式的形式,它用较短的计算时 间即可获得精确的结果。

  目前,国际上流行2种方法:

  • 一种是以挪威船级社(DnV) 的推荐作法《海底管道在 海床上的稳定性设计》(DnV RP E 305 )为基础的分 析方法;

  • 另一种是按照美国天然气协会开发的稳定性计算机程 序(AGA On-bottom stability analysis ofsubmarine pipeline)中LEVEL 2 进行的分析方法。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4.2、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DnV的方法是将实验得到的各种数据和数值模拟得到 的数据制成图表,来表示波浪、管道和土壤之间的相互 作用关系,利用这些图表确定相关参数,把这些参数代 入静态分析公式,计算出管道的稳定性。

  美国天然气协会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分析步骤为:

  1. 用5种波高模拟设计海况生成前4小时的海况,海管 在这种海况下发生下沉,计算出管道的下沉量;

  2. 用4种波高模拟设计海况生成后3小时的海况,用这 种海况条件计算出水动力;

  3. 根据土壤数据及管道的下沉量计算出土壤的阻力;

  4. 将上述结果代入静态分析公式,求出管道的稳定 性。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4.2、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3种方法的评价:

  • 静态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波浪—管道—土壤的联合作 用分析不够,仅仅用一个简单的摩擦因数来描述管—土 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够精确的。

  • 动态分析方法要求以完整的海况过程为条件,即使用计 算机计算也要耗时也较长。

  • DnV的方法与美国天然气协会方法虽然不同,但是,得 到的结果比较接近。在大多数场合下,DnV的方法比美 国天然气协会方法略为保守些。用美国天然气协会半动 态计算机程序进行管道的稳定性分析,每种工况大约需 要2分钟,比动态分析大大地节省了时间。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4.3、保持稳定性主要措施

  如果管道在海流、波浪和浮力的作用下不能保持在海床上 的稳定性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一)给管道施加混凝土配重涂层:

  该方法是最常用和最成熟的方法,其作法是在钢管的防腐 涂层外面涂上混凝土配重涂层,涂层的厚度和密度根据前 述的计算得到。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4.3、保持的稳定性主要措施

  (二)给管道压块(垫)或者锚 固 给管道压块(垫)是在已铺设的管 道上压上混凝土块体或者混凝土充 填的袋体(也可以用其他材料充 填)。由于压块或者压垫是不规则 形状,因此在理论上计算压块或者 压垫所受的海流力和波浪力比较困 难。在实际的应用中,通常以重力 和浮力的比值1.5---2.0来控制。在 岩石构成的海床上,也可以采用锚 固管道的方式,该方式适合于海流 力和波浪力较大的海域。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4.3、保持的稳定性主要措施

  (三)抛石覆盖和挖沟埋设 抛石覆盖是在已铺设的管道上施以抛石覆盖管道。石块 的名义直径5---200厘米,密度应不小于2000公斤/立方米。

  抛石覆盖所形成的坡角不应大于30º,直径小的石块放在 底层,直径大的石块放在上层。

  挖沟埋设是通过挖沟的方式将管道沉入到海床以下一定 深度,通常1—2米,有特殊要求的,按照特殊要求处理。

  如果管道挖沟沉入到海床以下一定深度可以满足稳定要 求,可以不采用人工回填埋设,管道在敞开的沟中稳定 性分析可以按照“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计 算。如果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采用人工回填埋设的方 式。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4.3、保持的稳定性主要措施

  (四)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的三种常用措施外,还可以采用管道内充水来 保持施工期间的稳定性,也可以采用在管道上安装阻流 板保持管道的长期稳定性。阻流板(英文为spoiler,也翻 译成海底管道自埋器)技术是一项新技术,下图是该技 术产品的应用示意图。该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海流 的作用下,产生向下的力,使管道下沉,逐渐埋入海床 以下,保持管道的长期稳定性。

  、 海 底 管 道 稳 定 性

   管道铺设方法

  铺设过程中管线力学分析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挖沟/掩埋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海底管道投资规模大、工期长。施工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好的 施工方法能够控制成本、保证进度和降低风险。施工方法的选择需要 综合评价,需要从技术、投资和工期等因素综合考虑。

  海底管道主要铺设方法有:

  ① 拖管法。(浮拖法、近底拖法、底拖法);

  ② 铺管船铺设法;(S型铺管法、J型铺管法和卷管式铺管法) ③ 围堰法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一)、拖管法(牵引法铺设技术)

  在近海浅水区铺设海底管道时,通常采用拖管法。拖管法中的 管道一般在陆上组装场地或在浅水避风水域中的铺管船上组装成规 定的长度,然后用起吊装置将管道吊到发送轨道上,再绑上浮筒和 拖管头,用拖船将管道拖下水,按预定航线将管道就位、下沉,最 后将各段管道对接,完成管道铺设全过程。

  目前,拖管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① 浮拖法(surface tow)、 ② 水面下拖法(below surface tow)、 ③ 离底拖法(off-bottom tow)、 ④ 底拖法(bottom tow)、 ⑤ 控制深度拖法(CDTM) ⑥ 复合式拖法(combined tow)。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1.浮拖法 管道漂浮在水面,首部由首拖轮通过拖缆拖航,尾部用尾拖船通过 拖缆控制管道在水中的摇摆。这种方法适用于海面平静、风浪较小 的海域,拖航速度较快,但波浪引起的管道疲劳损伤较大。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2.底拖法:

  管道紧贴着海底,由拖船通过拖缆将管道拖航前进,其需要的拖 力最大,但疲劳损伤最小。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3.离底拖法:

  利用浮筒和压载链将管道悬浮在距海床一定高度上,再由拖轮拖 航。这种方法适用于海底地形已知情况,需要的拖力很小,疲劳 损伤也较小。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4.控制深度拖法:管道被控制在水面以下一定深度悬浮着, 由水面拖轮牵引。拖航时水对压载链的拖曳力产生一种升 力,减小了管道水下重量。拖速越大,拖缆与垂直方向夹 角也越大。这种方法在国外应用最多,研究也最广泛。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水面下拖法:此方法与浮拖法相似,只是为了避免波浪对管道的 影响,利用浮筒将管道悬浮在距海面一定深度下。相对于浮拖法, 此方法可使管道的运动和疲劳损伤都大大减小。

  6.复合式拖法:复合式拖法是几种拖航方法的组合,根据离海岸距 离及水深的不同,综合采用多种拖管法,从而充分发挥各种拖管法 的优势。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二)、铺管船铺设

  铺设海底管道的最常用的方法是铺管船法。目前有3种不同类 型的铺管船,包括传统的箱型铺管船、船型铺管船以及半潜式铺管 船,按定位形式又可分为锚泊定位和动力定位两种形式铺管船。

  (最常用的四种类型的铺管船:常规铺管船、半潜式铺管船、动力 定位式铺管船和卷管式铺管船。) 普通船型式铺管船吃水深度相对较深,适合需要承载较重设备 或高起吊力时使用。半潜式铺管船通常是非自航式,但也可采用动 力定位系统。半潜式铺管船船型巨大,作业线多设置在船的中央,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性强,可以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以及深海海 域施工作业。

  铺管船法铺管主要有3种铺设方式:

  ① S型铺管法 ② J型铺管法 ③ 卷管式铺管法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1. S型铺管法 S型铺管法一般需要在船艉部增加一个很长的圆弧形托管架,管道 在重力和托管架的支撑作用下自然的弯曲成“S’’形曲线。

  目前,S型铺管法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深水铺管法。

  1998年建成的“Solitaire”号代表了最新一代的S型铺管船,该船载 重量达22 000 t,采用动力定位系统,已经完成了大量海底管道铺 设工程,保持着2 775 m 的海底管道铺设水深最大纪录。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2、J型铺管法 是2O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铺管水深不断增加而发展起来的 一种铺管方法。目前,J型铺管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钻井船J型 铺管法;另一种是带倾斜滑道的J型铺管法。在铺设过程中,借 助于调节托管架的倾角和管道承受的张力来改善悬空管道的受力 状态,达到安全作业的目的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3、 卷管式铺管法 卷管式铺管法是一种在陆地预制场地将管道接长,卷在专用滚筒 上,然后送到海上进行铺设的方法。卷管式铺管法铺设效率高、 费用低、可连续铺设、作业风险小 卷管法所用滚筒一般有水平放置和竖直放置两种,为减小管道卷 绕后的塑性变形滚筒直径一般比较大。由于受到铺管船尺寸和滚 筒直径的限制,卷管式铺管法中的管道直径较小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1、海底管道铺设方法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2、铺设过程中管线力学分析

  国内外学者对海底管道铺设技术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很 多有效的计算方法,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综合利用多种计算方法求解管道铺设问题,根据不同铺管条件选 择最优方法,在满足计算精度的前提下,使计算更有效率,适用范 围更广。

  (2)应进一步研究海流、波浪、内波及铺管船运动等环境荷载作用下 管道的动力响应,以及管道与铺管船之间的动力耦合问题。

  (3)随着铺管水深越来越大,管道承受的静水压力迅速增加,有必要 研究铺管过程中管道局部屈曲、屈曲传播现象及管道止屈器的优化 选型。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3、挖沟/掩埋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3、挖沟/掩埋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5.3、挖沟/掩埋

  、 海 底 管 道 施 工

   1 、 海 底 管 道 介 绍

  谢谢您的关注

  

篇四:浅谈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洁净室通风及气流控制系统

  一 货物的技术规格和要求

  本招标文件中所涉及的品牌、型号及规格是招标人认为较适合本项目的产 品,供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参考,应予积极响应,不得提供低于所提供品牌 品质的产品进行投标。

  二 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规程

  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本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和施工必须达到图 纸设计单位和规范、标准的要求,都应遵照国家及有关部门现行规范和有关的技 术规范执行,若国家及有关部门对规范重新修订时,以现行规范为准。无规范和 标准时,以设计部门提出经业主同意的标准执行。工程执行的现行技术标准和规 范主要有:

   招标人发出的本工程《招标文件》及相关附件、图纸及补充文件 《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1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建筑自控系统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13 《排风柜》(JB/T6412-1999) 《实验室变风量排风柜》 JGT 222-2007 ASHRAE 110-1995:美国供暖制冷及空调工程师学会 BS EN14175 Part3 Part4:欧盟 BS EN 实验室控制标准

  上述规程、规范、技术标准附施工图及设计说明是本规范的组成部分,承 包商应严格遵循。本工程设计选用的所有材料均应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环保 标准。

   三 工程范围

  生物实验室及辅助用房,包括且不限于:

   通风柜等设备及房间的排风系统;

   洁净室设备及房间的通排风系统;

   新风及净化机组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实验室气流控制系统;

   洁净室气流控制,洁净度控制及温湿度监控;

  四 技术要求 4.1 实验室变风量通风空调系统技术要求

  4.1.1 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要求总则:

   确保通风柜对实验中有害物质的防护——安全的面风速控制,控制面风速 0.45~0.55m/s。控制浓度≤0.5ml/m3,响应时间 1.5s,面风速偏差≤±10%, 噪声≤55dB(A);通风柜面风速控制:0.5m/s;

   确保房间压力——气流组织从办公、管理用房、内走道到产生危险物质的实 验房间。通风柜的位置布置应该在远离空气流动、紊流大的地方,远离行 走区域和空气新风区。新风从远离通风柜的地方引入,空气流动路径远离 通风柜,防止气流对通风柜的面风速产生扰动。某些较小的房间为避免气 流扰动对通风柜面风速的影响,应该避免设置散流器或者在通风柜 1.5 米 范围内部设置散流器。

   房间最小换气次数——适当的换气量控制,化学实验室换气次数不小于 8 次 /小时,夜间或无人时换气次数可减少为 2~3 次/小时

   为实验室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并满足一定的舒适性要求 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节约能耗 气流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4.1.1.1 实验室通风控制

  四.1.1.1.0 实验室局部通风控制

  1) 实验室通风柜采用变风量通风柜控制系统,每个通风柜的排风支管上均 安装防腐变风量文丘里阀。通风柜安装位移传感器,通过实时测量通风柜开度, 调节阀门开度至计算位置。然后通过面风速传感器实时测量通风柜的面风速,并 将实测值转换成电压信号传给控制面板,指示当前面风速值;控制面板根据面风 速实际值与设定值(0.50m/s)进行比较,如果风速不在设定值范围内,则改变给 执行器的输出信号,执行器调整文丘里阀的开度,从而调整风量,使面风速回归 设定值。整个通风柜变风量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1 秒;

  2) 报警功能:如果面风速传感器给出的面风速实际值低于 0.45(设定值, 可以根据不同要求进行设置)m/s,延迟 5 秒后面风速仍然没有回到设定值 0.50m/s,监控面板将同时发出声光报警;当通风柜门关闭后,风量阀要维持通 风柜的最小排风量;通风柜门位过高时有声音报警;由于故障面风速过高或过低 时有声光报警;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开启紧急排放模式控制系统将全部打开风阀, 排放系统内可能排出的最大风量,不受面风速值的控制。当通风柜调节窗关至最 低位置时,需维持通风柜的最小排风量,以满足实际房间换气次数要求,以及通 风柜安全排风要求。

  3) 单台通风柜均有待机运行按键。当该通风柜一段时间内不使用时,可按 此按键,此时排风系统进入待机运行状态,此时排风降低至设定值(如最大排风 的 20%),系统不再跟随面风速传感器实测值进行控制。直至再次按下该按键, 解除待机运行状态。监控器应支持多路外部继电输入,如通过开关切换、时间设 定值、感光传感器等方式自动切换至待机运行状态。当通风柜调节窗关至最低位 置时,需维持通风柜的最小排风量,以满足实际房间换气次数要求,以及通风柜 安全排风要求。

  4) 追踪房间排风变化完成变风量补风控制。每个房间均单独安装房间控制 器,通过实时计算房间排风总量,根据设定的余风量值调整房间送风文丘里阀风 量,保持送排风总量差值不变,以此控制房间保持微负压。所有具有通风柜的实 验室配备房间压差传感器,以便在房间显示单元及中控软件上显示及监视报警。

   5) 实验室的原子罩、万向吸气罩、试剂柜等按定风量排风设计,其排风支 管上安装定风量压力无关文丘里阀,保证系统压力变化的时候风量保持不变。

  6) 房间通风柜外其他局部排风,或为满足房间最低换气次数而设置的房间 一般排风或辅助排风,应采用知名品牌压力无关定风量文丘里阀或变风量辅助排 风文丘里阀,满足在 150Pa-750Pa 之间精度在设定值的±5%之内,节约能源。

  7) 每个房间的房间控制器均应具备一键紧急排风功能。紧急情况下,实验 室工作人员可通过该按键,切换房间送排风至紧急状态,排风全开,送风关至最 小,同时控制器须发出声光报警。该模式持续 1 小时,1 小时后恢复正常运行状 态。在紧急模式下,再次按下该键,可恢复正常运行模式。模式切换需支持远程 控制。

  四.1.1.1.1 空调、通风及消防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1) 空调系统自动控制:

   变风量房间的送风支管上安装变风量送风文丘里阀,根据余风量控制方式保

  证补风平衡压差。

   当有火灾信号时,应立即关闭所有的空调通风系统。

   新风空调机组均设机电一体化可编程的“DDC”控制系统,调节热水盘管电

  动水阀的开度,从而控制送风温度。新风机组依据送风总管设定静压值控制 方式进行变频调节运行,变频控制在送风主管道末端设置风道压差变送器, 通过测量风管内的静压(现场可修改)输出信号控制变频器改变风机转速, 从而调节总的送风量。管道内的静压差应在现场可根据调试情况进行设定。

  2) 通风系统自动控制:

   实验楼通风系统的自动控制采用 DCS 控制系统。

   实验室通风柜的排风量根据柜门开启的程度进行适应性调节,通过调节支风 管上的变风量阀门来实现,实验室应自动开启相应的新风机组,补风量始终 小于排风量并保证一定的差值,维持房间微负压(-1pa~-5pa) 屋顶实验室风机根据其入口段风管内的静压变化而进行变频调节运行。主管 道末端设置风道压差变送器,通过测量风管内的静压(现场可修改)输出信 号控制变频器 3) 消防自动控制:

   送排风变频控制柜接到防火阀火警信号时,立即发出指令,关闭所有送排风 设备,且在控制柜上显示防火阀报警。

   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段上均设有防火阀,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均有防火 阀。

  4.1.1.2 产品及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四.1.1.2.0 通风柜面风速控制系统:

  每台通风柜配置一套 Phoenix Controls VAV 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保证通 风柜调节门在任意位置下通风柜面风速在 1.5 秒内迅速稳定到设定值,一般为 0.5m/s。该系统包括一个面风速传感器或一个调节窗位移传感器,一个防腐型变 风量文丘里阀、一个 LCD 显示控制面板、一个电源保护模块。

  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性:

  1) 系统稳定性控制 采用性能优异的风量与压力无关控制文丘里阀门,保证系统稳定。

   风道静压发生变化,阀门在 1 秒之内响应,保证设定风量 风量控制精度小于设定风量的±5% 2) 系统快速性控制 采用直接控制方法:

   阀门采用出厂标定控制风量和反馈风量,使风量控制信号和风量反

  馈信号均为直接对应风量值的线性化模拟信号以实现风量的直接控 制。达到控制响应的最快速和最稳定。

   风量控制响应速度小于 1 秒(随动调节过程)。

   变风量通风柜面风速控制采用检测调节门开度直接控制阀门风量设 定。

  3) 阀门风量控制范围大 阀门最大控制风量与最小控制风量之比达 20:1,满足变风量要求。

  4) 高质量的通风柜控制效果 操作人员使用变风量通风柜时,通风柜调节门处于任何位置都要保 证通风柜调节门开口平均面风速为 0.5±0.1m/s。通风柜调节门移动 过程中,通风柜平均面风速的控制响应速度小于 1 秒。

   5) 稳定的送风及房间压力控制 房间送风追踪房间排风变化完成变风量送风控制。采用最可靠的余 风量法,在通风柜调节门开度调整到位后 1 秒之内完成控制,保持 房间总的送风量、排风量的差值-余风量恒定,保证房间气流流向/ 压力的正确性。

  6) 阀门安装和控制无直管段要求,适应拥挤的安装空间和维护空间。

  7) 系统维护量最小,由于没有风量、风速检测设备,无探头阻塞清洗、维护及

  传感器标定问题,维护量最小。

  8) 系统节能性控制

   通风柜不使用时,调节门关至最小,系统通风量将降至最低,只满 足房间最小通风,系统能耗降至最低,满足节能和降低运行费用的 要求。

  9) 变风量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控制模块、阀门调节机构、专用监 控软件等均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产品,以保持控制完整性以及维护可 靠性。不允许厂家之外的供应商更换及组合系统内产品。投标人需提供系 统完整性及可靠性承诺书。

   变风量控制需采用进口国际知名品牌产品,投标商需提供厂家出具 的投标授权函。

   通风柜面风速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应可适用于大多数施工条件以及 建筑标准,以及适应不同标准、规格、厂家的通风柜结构。同时应 能够合理代表通风柜的平均面风速。

  4.1.1.3 通风柜排风控制设备配置

  每台通风柜配置一套 Phoenix Controls 的通风柜排风控制系统,具体包括 一台通风柜控制器、一个变风量防腐排风文丘里阀、一只通风柜调节门传感器, 有需要的可以增加一个区域存在传感器,能够在不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为双稳态 及变风量通风柜提供最大限度的节能。

  四.1.1.3.0 通风柜变风量排风文丘里阀

  1) 通风柜排风文丘里阀特性

   风阀类型:数字型变风量控制文丘里阀,受控于通风柜控制器,实 现通风柜变风量控制,通过通讯与子系统内其它文丘里阀相连,交换 数据,实现相关控制功能。

   安装位置:每个通风柜排风管道上。

   防腐:具有防腐蚀能力,阀体、锥体和阀杆都经防腐处理,即:阀

  体和锥体涂覆酚醛,316 不锈钢阀杆涂覆 PFA。

   正常工作压力范围:阀门前后压差范围在 150Pa 到 750Pa 之间风量

  与压力无关。

   风量控制精度:控制风量的±5%。

   风量调节比:最大风量:最小风量 16:1 以上。

   变风量响应速度:调节时间<1 秒。

   风量控制稳定性:平衡风管内压力波动时间<1 秒。

   现场安装:阀门安装前后无需直管段。

   阀门驱动方式:电动。

   反馈信号:提供实时风量反馈信号,反馈风量控制精度:当前风量

  的±5%。

   安全措施:当断电或故障时,风阀应处于最大排风状态(常开状态)。

  2) 通风柜控制器 通风柜控制器特性 安装位置:每个通风柜侧旁表面,位置便于观察。

   功能:接收通风柜调节门传感器开度信号,计算并指令通风柜排风文

  丘里阀至对应的排风量。

   显示:LED 显示屏显示通风柜实时面风速。

   报警:在面风速超出控制范围或设备故障时,发出声光报警。

   参数设定:计算机编程修改全部设定参数,包括面风速设定、控制

  参数设定等。

   紧急排风模式:通过按键操作,通风柜排风瞬间调节到最大风量,紧

  急排风结束后再按此按钮,则回到常规排风模式。

   静音模式:当通风柜报警时,通过此按钮,可以消除报警音。

   3) 通风柜调节门传感器 型号:

   用于垂直调节门的通风柜,标准检测长度 垂直调节门传感器特性 高精度电位器带一条钢丝。

   安装位置:每个通风柜顶部。

   功能:测量通风柜柜门开度,将信号传递到通风柜控制器。

   标准的:钢丝最大缩进长度为 1041mm 长型的:钢丝最大缩进长度为 2540mm 工作原理:0~10000Ω 的电阻输出,输出值与调节门位置成正比。

  4.1.1.4 生物安全柜排风控制设备配置

  每台生物安全柜配置一套 Phoenix Controls 的双稳态控制阀,同时在对 应的房间排风管路上也配置一套双稳态控制阀,两套双稳态控制同时开同时关, 确保房间的压差保持不变;同时能够在不牺牲安全性的前提下为双稳态生物安全 柜提供最大限度的节能。

  1) 生物安全柜双稳态排风文丘里阀特性 风阀类型:数字型双稳态控制文丘里阀,受控于 DDC 控制器,实现 生物安全柜的变风量控制,通过通讯与子系统内其它文丘里阀相连, 交换数据,实现相关控制功能。

   安装位置:每个通风柜排风管道上。

   防腐:具有防腐蚀能力,阀体、锥体和阀杆都经防腐处理,即:阀 体和锥体涂覆酚醛,316 不锈钢阀杆涂覆 PFA。

   正常工作压力范围:阀门前后压差范围在 150Pa 到 750Pa 之间风量 与压力无关。

   风量控制精度:控制风量的±5%。

   风量调节比:最大风量:最小风量 16:1 以上。

   变风量响应速度:调节时间<1 秒。

   风量控制稳定性:平衡风管内压力波动时间<1 秒。

   现场安装:阀门安装前后无需直管段。

   阀门驱动方式:电动。

   反馈信号:提供实时风量反馈信号,反馈风量控制精度:当前风量

  的±5%。

   安全措施:当断电或故障时,风阀应处于最大排风状态(常开状态)。

  4.2 万向排气罩等局部排风控制 4.2.1.1 定风量排气罩排风文丘里阀特性

  1) 风阀类型:定风量文丘里阀。

  2) 安装位置:房间的排气罩排风管道上。

  3) 防腐:具有防腐蚀能力,阀体、锥体和阀杆都经防腐处理,即:阀体和 锥体涂覆酚醛,316 不锈钢阀杆涂覆 PFA。

  4) 正常工作压力范围:阀门前后压差范围在 150Pa 到 750Pa 之间风量与压 力无关。

  5) 风量设定调节比:最大风量:最小风量 16:1 以上。

  6) 风量控制精度:控制风量的±5%。

  7) 风量控制稳定性:平衡风管内压力波动时间<1 秒。

  8) 现场安装:阀门安装前后无需直管段。

  4.3 实验室一般排风控制 4.3.1.1 一般排风控制原理

  当通风柜排风量最小时,此时的送风如果小于房间最小换气次数要求的送风 量,则需要增加房间一般排风阀。一般排风阀的作用就是当通风柜关到最小时, 保证房间换气次数。一般排风阀的变化与通风柜排风阀的变化相反,即,通风柜 排风阀开到最小时,一般排风阀开到最大;通风柜排风阀开到最大时,一般排风 阀开到最小值。

  4.3.1.2 房间一般排风文丘里阀

  房间一般排风文丘里阀特性 风阀类型:变风量文丘里阀。

   安装位置:每个房间的排风管道上。

   正常工作压力范围:阀门前后压差范围在 150Pa 到 750Pa 之间风量与压 力无关。

   风量控制精度:控制风量的±5%。

   风量调节比:最大风量:最小风量 16:1 以上。

   变风量响应速度:调节时间<1 秒。

   风量控制稳定性:平衡风管内压力波动时间<1 秒。

   现场安装:阀门安装前后无需直管段。

   阀门驱动方式:电动。

   反馈信号:提供实时风量反馈信号,反馈风量控制精度:当前风量的± 5%。

   安全措施:当断电或故障时,风阀应处于最大排风状态(常开状态)。

  4.4 有通风柜、生物安全柜的实验室送风控制

  4.4.1.1 送风控制原理

  Phoenix Controls 送风控制系统采用余风量原理,通过送风文丘里阀自带 的控制器调节送风量,使其与排风量的差值(余风量)恒定,以此保证房间负压 的稳定。此原理相对传统的利用测量房间压差或采用流量测量装置闭环调节送风 量方法具有更快速、稳定、无过冲的优势。

  4.4.1.2 房间送风文丘里阀

  房间送风文丘里阀特性 风阀类型:数字型变风量文丘里阀,通过通讯与子系统内其它文丘 里阀相连,交换数据并实现相关功能。

   安装位置:每个房间的送风管道上。

   正常工作压力范围:阀门前后压差范围在 150Pa 到 750Pa 之间风量 与压力无关。

   风量控制精度:控制风量的±5%。

   风量调节比:最大风量:最小风量 16:1 以上。

   变风量响应速度:调节时间<1 秒。

   风量控制稳定性:平衡风管内压力波动时间<1 秒。

   现场安装:阀门安装前后无需直管段。

   阀门驱动方式:电动。

   反馈信号:提供实时风量反馈信号,反馈风量控制精度:当前风量

  的±5%。

   安全措施:当断电或故障时,风阀应处于最小送风状态(常闭状态)。

  4.5 无通风柜、生物安全柜的辅助实验室送风控制

  没有通风柜、生物安全柜的实验室送风,1 个或几间相邻的实验室配置 1 台 定风量文丘里阀。控制原理:送入室内一定量的新风。文丘里阀配置详见后附表:

  各实验室配置表。

  房间送/排风文丘里阀特性 风阀类型:定风量文丘里阀。

   安装位置:每个房间的送排风管道上。

   正常工作压力范围:阀门前后压差范围在 150Pa 到 750Pa 之间风量与压 力无关。

   风量设定调节比:最大风量:最小风量 16:1 以上。

   风量控制精度:控制风量的±5%。

   现场安装:阀门安装前后无需直管段。

  4.5.1.1 排风机变频控制系统:

  风机变频控制:采用定静压控制方法,通过控制主管道压力损失 1/3 处静压 值,保持该点静压值在设定值,并以此为基准点变频调节风机运转。每套变频排 风系统设置一套静压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管道静压传感器、变频器、DDC 控制器。

  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性:

   自动调节风机的转速以保证测量点的静压稳定不变 直接测量并数字显示或上传当前管道内的静压值 不正常情况下,声光报警 具备夜间工作模式 就地键盘操作及功能显示屏 具备意外紧急排放功能

  11

   面板显示管道内的压力变化 支持就地控制与远程监控功能,所有新风机状态参数上传至 BAS

  产品要求:

  1) 管道静压传感器 两线制:

  0-5VDC,0 ~ 10VDC 或 4 ~ 20MA 的高电平输出,供电电源:24V DC 精度±0.5%,静态精度在常温下为 1%FS,温度补偿范围是-18~+65℃,在温 度补偿范围外的热漂移小于+0.06%FS/℃ 量程:0 ~ 50Pa/0 ~ 5000Pa;0 ~ ±25Pa/0 ~ ±2500Pa 介质:适用于空气或非导电气体 2) DDC 控制器 实现功能:接收来自实验室气流控制系统指令启停风机。

   接收压差变送器信号,与设定参数比较计算,实时变频控制排风机转速。

   监测排风机实际工作状态。

   显示报警。

   实现常用/备用风机的切换功能。

  3) 变频器是采用正弦波 PWM 控制方式的变频器,低速额定转矩输出,超 静音稳定运行,内置 PID 功能可以方便地实现 PID 闭环控制,也可以采用数字化 可编程方式运行,通过 RS-485 计算机网络接口及监控运行软件,可方便实现计 算机的联网运行,修改变频器的功能参数,控制变频器启动停止,监视其运行状 态,实现实时保护,高可靠运行,并显示简明的故障诊断信息,帮助用户确定故 障原因节能运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机功率因数和电机效率。

  变频控制柜主要电气元器件 Siemens、Schneider、ABB

  4.5.1.2 排风风机与新风机组控制要求:

  四.5.1.2.0 新风机组控制:

   新风温度检测:在新风送风口安装温度传感器检测送风温度状态。

   初中效过滤段压差报警:在过滤器前后安装压差开关检测初中效过滤段 的前后压差,若检测压差超出过滤器标定压差范围,在控制器中显示过滤器阻塞

  12

   报警。

   新风冬季、其他季节温湿度的控制:冬季通过控制热水阀控制送风温度。

  夏季由于厂区无冷源,其房间温度由房间空调直接处理。其他季节一般指新风温 度可以满足条件的时段,一般不予控制或者由房间空调直接处理。

   新风机运行状态检测及故障报警:采用压差开关检测新风机运行状态, 系统将命令信号与反馈信号相比较,如发现严重超差,则在控制器中报警。

   新风机的变频控制:新风机为变频控制,通过变频器控制启停及转速。

  在送风主管道上设置管道静压传感器,通过控制器和变频器调节新风机组风机转 速,维持管道静压,从而调节系统在原静压状态运行,当系统风量减少时同时可 达到变频节能的目的。

   新风进风段设置电动开关型风阀,与空调送风机连锁。先开启阀门,再 开启送风机;关闭时,先关闭送风机,再关闭风阀。

   联锁:水阀、与新风机状态联锁。

  四.5.1.2.1 新风机组与排风风机的连锁控制:

  净化区域连锁控制:

  开启顺序:新风机组启动→排风风机启动 关闭顺寻:排风风机关闭→新风机组关闭 非净化区域连锁控制:

  开启顺序:排风风机启动→新风机组启动 关闭顺寻:新风机组关闭→排风风机关闭 系统具有以下功能特性:

   自动调节风机工频以保证测量点的静压稳定不变 直接测量并数字显示或上传当前管道内的静压值 初中效过滤器故障维护报警 送风温度调节 送排风连锁 夜间工作模式 火灾及意外有紧急关闭功能 就地控制与远程监控功能,所有送排风机状态参数上传至 BAS

  13

   4.5.1.3 中央监控系统控制要求:

  1) 检测每个通风柜、生物安全柜的实际排风量、显示通风柜的面风速、 柜门开度、VAV 阀门开度、通风柜的运行模式等通风柜运行参数。

  2) 监控实验室、洁净室送排风机的瞬时排风量、送风量、及运行频率, 送风温湿度、房间压差值等。

  3) 能够定时实现实验室、洁净室的运行模式,如下班后实验室自动处于 值班模式等。

  4) 监控整个系统的排风机、空调器的运行状态,并能够进行远程设置于 操作,如出现紧急情况时排风机能够处于最有利的运行状态。

  5) 系统与消防联锁,出现消防情况时系统关闭。

  6) 中央监控系统软件要求:

   上传或下载报警或控制参数 故障诊断 事件/报警数据记录 实时面风速以及压力曲线图显示 连接至维护数据库 远程网络登陆 至少以下参数应集中显示与中央控制系统:

   通风柜、生物安全柜状态参数:

  A. 通风柜面风速显示值 B. 过低面风速报警和设定值 C. 运行状态显示 D. 夜间状态设定模式 E. 电信号输出 F. 变风量阀开度状态 房间状态参数:

  A. 房间各通风柜、生物安全柜排风量 B. 房间总排风量 C. 房间补风变风量阀补风量

  14

   D. 房间压差值 E. 房间温湿度值 F. 房间当前设定余风量值 G. 房间(控制器)使用状态 H. 房间洁净度值 送排风状态参数:

  A. 新风温度状态值 B. 初效过滤器报警 C. 中效过滤器报警 D. 新风开关阀状态 E. 热水调节阀阀位 F. 送风机运行状态 G. 送风机变频器工作频率 H. 变频器故障报警 I. 送风管道静压 J. 排风机运行状态 K. 排风机工作频率 L. 排风机变频器故障 M. 排风管道静压 中央监控系统由中央管理系统、通讯管理系统及分布于现场的控制器组成, 预留 20%控制点,由现场控制器对各个控制对象就地独立进行实时控制,独立实 现各种控制策略。控制器通过通讯系统与中央管理系统共享信息。中央管理系统 位于中央控制室,完成系统的管理功能。

  4.6 传感器技术要求:

  4.6.1.1 风管静压传感器

  1) 风管静压采用空气压差传感器方式测量 2) 测量精度不低于±1% 3) 量程应按空调器机外余压数据选取(一般为 0~1000pa) 4) 防护等级≥IP54

  15

   5) 电源电压 AC24V 或 DC24V±15% 6) 输出信号 4~20ma DC 或 0~10VDC

  4.6.1.2 风管式温湿度传感器

  1) 温度传感元件采用标度为 Pt1000 铂电阻传感器 2) 测量精度≤0.3℃(20℃时) 3) 响应时间≤20 秒(风速 5m/s 时) 4) 不锈钢或黄铜套管,杆长应按工艺管径选择,尽量插到管道中央。

  5) 套管内应密封,防止产生凝结水 6) 防护等级≥IP54

  4.6.1.3 空气压差开关

  1) 测量精度不低于±5% 2) 滤网两端采用带现场压差显示的压差开关(指针显示) 3) 动作差压值全程可调 4) 触点类型为 1 组转换触点,容量≥AC250V1A(阻性负载),自动复位, 触点寿命≥20 万次 5) 动作误差≤±10Pa 6) 单边最大可承受负载≥5000Pa 7) 防护等级≥IP54。

  4.6.1.4 房间温湿度传感器

  1) 温度:量程-35~50℃,精度±1℃ 2) 湿度:量程 0~95%,精度±5% 3) 工作电压 AC24V±20% 4) 频率:50/60HZ at AC24V 5) 防护等级≥IP54

  4.7 执行器技术要求:

  4.7.1.1 空调热水电动二通调节阀

  1) 采用座式调节阀,流量特性应为等百分比特性。当座式调节阀最大口径 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调节型电动蝶阀,流量特性应为近似等百分比特性。具有

  16

   现场开度机械指示,具有现场手摇开度调节功能 2) 电源电压:AC24V±20% 3) 输入信号 0~10VDC 或 4~20mADC 4) 关断压差≥400KPa 5) 泄漏量≤0.02% 6) 工作压力≥1.6MPa 7) 工作温度 0~120℃ 8) 全行程动作时间≤120 秒 9) 电动执行器防护等级≥IP54 10) 连接方式:螺纹或者法兰连接 11) 材质:阀座为青铜或铸钢或球墨铸铁,阀芯阀杆为不锈钢,蝶阀阀

  盘阀轴为不锈钢 12) 可安装在水平或垂直管道上

  4.7.1.2 开关型风门执行器

  1) 动作行程为角行程 0~90° 2) 动作力矩应大于风门工作转矩 50%以上 3) 带机械限位装置,可全程限制风门开度。

  4) 可在现场手动调节风门开度,风门开度有机械指示 5) 电源电压:AC24V±20% 6) 输入信号为常开接点信号 7) 有风门全开全关信号辅助接点输出,接点容量≥AC250V1A 8) 全行程动作时间≤150 秒 9) 防护等级≥IP54

  4.8 控制器技术要求:

  4.8.1.1 新风机组 DDC 控制器

  1) 控制器应是采用点对点的通讯方式,可在自动化级网络上彼此访问或与 上位机通讯。

  2) 应具备先进成熟的自适应控制算法,闭环控制算法的一种,能根据对象

  17

   负载/ A)D)季节的变化自动进行调解补偿。

  3) 应具备内置的能源管理程序和对 DDC 的编程能满足对设备管理的要求。

  4) 应具备报警管理、历史数据收集、运行控制和监视功能。

  5) 应具备终端、打印机、寻呼机和工作站的信息传送功能。

  6) 应具备灵活的输入输出点以适应项目的不同需求及拓展。

  7) 控制器提供 24 个输入输出点,包括 16 个通用的输入输出点。至少有:

  3UI、13UI / O、3AO、5DO。

  8) 支持以太网或 RS-485 网络通讯。

  9) 支持室外安装使用。

  10) 支持输入输出点和传感器提供 24V 直流电源。

  11) 控制器中央处理器控制器包含一个多任务的微型处理器,用于程序

  执行、与 I / O 点和网络中其他控制器的通讯。

  12) 控制器应具备控制器一个 RS232 的编程口。

  13) 控制器中 RAM 内存中的程序和数据库应具有内部受到电池保护。

  14) 工作环境:温度 0~50℃,湿度 90% 15) 防护等级≥IP20

  4.9 网络及桌面设备技术要求:

  4.9.1.1 中央监视主机

  1) CPU: 不低于 core2 双核 ≥2G 2) 内存:

  2G 3) 硬盘:不小于 500G 4) 光盘驱动器:16 倍速 DVD ROM 5) DVD 刻录机:≥8 倍速 6) 声卡:集成 7) 显卡:独立 256M 8) 显示器: 22”LCD 液晶面板 1280×1024 分辨率,屏幕响应时间不大于 8ms,对比度≥800:1,亮度 450~500 流明 9) 键盘、光电鼠标(不少于 800dpi 精度) 10) 10/100M 自适应网卡,2 个串行接口 ,1 个并行接口 ,2 个 PS/2 口 ,

  18

   不少于 4 个 USB 口(其中不少于 2 个为前置式 USB 口) 11) WINDOWS XP 专业版

  4.9.1.2 打印机

  1) 彩色喷墨打印机 A3 黑白激光打印机 2) 最小打印速度:每分钟 6 页 3) 分辨率至少为:1200x1200 dpi 4) 缓冲记忆装置内存 32MB 5) 页面:

  A3

  4.9.1.3 UPS 电源

  1) 电网断电前后输出的波形是连续的正弦波,输出的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 于 3%,充电电流自动控制,具有过流、过温、短路保护功能。

  2) 连续在线运行,并有在线系统自动测试。

  3) 输入电压: 单相,160-276V AC,45Hz~65Hz 4) 输出电压: 单相,220VAC 电压稳定度 ±3% 5) 频率:50Hz 频率稳定度±0.5Hz 6) 容量:500W 7) 后备时间: 30min 8) 切换时间:小于 10ms

  4.10 其他设备技术要求:

  4.10.1.1 DDC 控制箱箱体要求

  1) 设备外壳箱体用冷轧钢板制作,表面平整度在 1 平方米面积内凹凸不能 超过 1mm。符合电器箱有关制造标准。

  2) 设备外壳箱体表面折角处不能有皱纹、裂纹、毛刺、焊接等痕迹。门与 门框的缝隙不超过 1.5mm,且四周缝隙均匀。门应开启灵活,不能有卡阻现象。

  3) 接线端子箱及模块箱需预留不少于 30%的安装空间,便于以后扩展。

  4) 箱体尺寸应紧凑,应按内部设备的实际尺寸决定外型尺寸,不应过大(挂 墙式安装不超过 1000x800)。

  5) DDC 箱内控制线应采用汇线槽方式敷设。

  19

   6) 防护等级 IP54

  4.10.1.2 变频控制柜柜体要求

  室内型变频柜参数特点 1) 箱体材质:冷轧钢板,厚度为 1.2mm 2) 防护等级:室内 IP54/室外 IP65 3) 符合成套低压电气 3C 认证 4) 箱体设防雷浪涌保护开关 5) 控制柜功能:备用旁路故障自动切换、备用风机自动切换、手/自动切换、 工频/变频切换、连锁启停及远程控制

  4.11 通风配电系统

  1) 电线电缆 动力电缆:采用阻燃 YJV 交联多股铜芯电缆,电缆等级不低于土建供 电设计的等级要求,品牌选用远东、起帆或更优。

   控制电缆:采用 PVC 多股铜芯控制电缆,品牌选用远东、起帆或更优。

  2) 电缆桥架:铝合金桥架,带盖板,品牌选用远东、起帆或更优。

  3) 低压断路器:采用塑壳式断路器,400A 及以上要求采用电子式脱扣器。

  4) 其它要求 电气配置(规格、数量、位置)满足使用部门的具体要求。

   同一路径 2 根以上电缆应采用桥架敷设。

   二次回路采用多股软铜线,并配设镭射印制线号。

  4.12 技术文件的交付:

  1) 供货商应严格遵守招标技术文件的要求,供货商可提出高于技术文件 要求的备选方案,但须特殊说明

  投标技术文件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技术说明、特点 B. 技术图纸 C. 供货清单、商务条件、产地、制造商 D. 技术偏差表

  20

   E. 实施组织文件 F. 质量保证服务体系 G. 产品详细资料、性能指标 H. 公用消耗 I. 供货商资料,资格证书,类似规模的控制系统业绩及质检项目业绩 J. 供货商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文件 2) 验收后提供一份竣工图及试车报告。

  3) 提交所有产品技术文件、培训文件、操作手册及合格证与售后服务指 南。

  4.13 实验室通风、空调变风量控制系统的竣工验收标准(需要提供 有资质的的第三方验收报告)

  4.13.1.1 通风柜、生物安全柜与变风量系统验收

  1) 通风柜、生物安全柜柜门开关平顺,且能停留在任意高度,无异响;

  2) 通风柜、生物安全柜干净、整洁,无损坏、划伤;

  3) 水、气遥控阀安装到位且开关顺畅;

  4) 照明灯开关正常;

  5) 柜门开度在正常操作位置时,通风柜面风速在设定风速(m/s)±0.1m/s;

  6) 检测数量:全检

  4.13.1.2 送排风管道施工验收

  1) GB 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验收。

  2) GB 50591-201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验收 3) 风管制作的验收。

  4) 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的验收。

  5) 风管系统安装的验收。

  6)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的验收。

  7)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的验收 8) 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的验收。

  9) 防腐与绝热的验收。

  21

   10) 检测数量:符合GB 50243—2002相关规定

  4.13.1.3 房间噪声检测

  1) 按照GB906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 法》。

  2) 测定开启排风机,并正常运转,用噪音检测仪放在房间中间离地1.5米高 处测试,排除其他杂音干扰,通风柜全开时噪音应小于60分贝(A)。

  3) 房间抽查率为10%,抽查数量不小于1间。

  4.13.1.4 通风柜、生物安全柜面风速控制功能检测

  1) 检测通风柜动态使用中的恒定面风速控制功能,将调节窗移动至全关、 全开等任意位置,按照JB/T6412-1999检测通风柜面风速,通风柜面风速控制在 其设定值±20%范围内。

  2) 检测数量:全检

  4.13.1.5 通风柜、生物安全柜监控器其它功能检测

  1) 分别检测控制系统、监控器报警、设置、紧急排风等功能确认。

  2) 检测数量:全检

  4.13.1.6 通风柜、生物安全柜流动显示试验

  1) 对每个通风柜的内部、外部和人员进行实验及人员经过时的干扰实验。

  可按照JG/T222-2007的第6.6条进行试验。在无人体模型时,可只进行肉眼观察, 以通风柜内烟雾在通风柜在3s内打开、人员通过及本条第7款等情况下无明显的 外溢现象为合格。

  2) 检查数量: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 个系统。

  4.13.1.7 通风柜控制浓度测试

  1) 检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6412-1999 7.4 浓度 实验

  2) 合格标准:≤0.5PPM 3) 检查数量:按通风柜数量抽查30%,且不得少于1 个。

  22

   4.13.1.8 压力无关试验

  1) 两个通风柜均进行试验。在被测试的通风柜在运行时并分别处于全开和 关闭的两种状态下,在1s~3s内将另一台通风柜的柜门开启和关闭,被测试的通 风柜的面风速变化不得大于±10%。

  2) 检查数量:按通风柜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 个。

  4.13.1.9 室内静压的测定验收;

  1) 对房间压力有设计要求的房间进行房间静压测定,房间静压符合设计范 围要求。

  2) 检测数量:全检

  4.13.1.10 室内气流组织的测定

  1) 对房间气流组织有设计要求的房间进行气流组织测定,气流组织符合设 计要求呢。

  2) 检测数量:全检

  4.13.1.11 管道严密性测试

  1) 采用漏光法法测试。

  2) 对系统风管的检测,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在严格安装质 量管理的基础上,系统风管的检测以总管和干管为主。当采用漏光法检测系统的 严密性时,低压系统风管以每10m 接缝,漏光点不大于2 处,且100m 接缝平均 不大于16处为合格;中压系统风管每10m 接缝,漏光点不大于1 处,且100m 接 缝平均不大于8 处为合格。

  3) 检测数量:符合GB 50243—2002相关规定。

  4.13.1.12 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的验收:

  1) 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2) 空调冷热水、冷却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

  3) 舒适空调的温度、相对湿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恒温、恒湿房间室内空 气温度、相对湿度及波动范围应符合设计规定。

  4) 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各风口或吸风罩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 大于15%;

  23

   5) 检查数量:按风管系统数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 个系统。

  4.13.1.13 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1) 出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 2) 房间抽查率为 10%,抽查数量不小于 1 间。

  4.13.1.14 洁净室验收性能监测指导原则

  一、概述 洁净设施是保证药品、医疗器械及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生产企业产品 生产质量和医疗机构制剂室药品配制质量、防止生产(配制)环境对产品污染的 基本条件,生产(配制)区域必须满足规定的环境参数标准。为保证生产企业和 配制室的洁净室(区)性能持续地符合洁净室的相关要求,应对洁净室(区)开展 性能监测工作,使生产(配制)环境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 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直接 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等规定。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药品生产(配制)企业、有洁净要求的医疗器械生产企 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生产企业。

  二、监测要求 1.监测标准 洁净室(区)性能监测按以下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1.1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 年修订)。

  1.2 医疗机构制剂室: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1.3 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企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 办法。

  1.4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033-2000)。

  2.监测要求 2.1 由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单位承担洁净室(区)性能监测,其 检测项目应获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计量认可,未获得计量认可的,由上 一级监测单位承担洁净室(区)性能监测。

  2.2 检测的人员应接受过省级以上洁净室(区)性能检测的相关技术培训, 并熟悉掌握所使用仪器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

  24

   2.3 开展洁净室(区)性能检测,应配备尘埃粒子计数器、浮游菌(或沉降 菌)采样器、恒温培养箱、风速仪、照度计、温湿度计、声级计、压差计等检测 仪器。检测仪器的种类、数量及各种参数,应能满足洁净室(区)性能检测、复 检的需要,仪器的量程、精度与分辨率应符合洁净室(区)性能监测指标要求。

  并按计量部门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

  2.4 监测工作开始前,监测单位应填写“洁净室(区)性能监测凭证”(见 附件 1),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认可。监测工作完成后,监测单位应对检测结果 出具“洁净室(区)性能检测报告”(见附件 2)。

  2.5 检测状态按有关国家标准要求选择静态或动态条件。

  2.6 微生物检测可任选浮游菌或沉降菌,10 万级净化级别以下检测沉降 菌。

  2.7 为确保洁净室(区)性能监测的数据科学性、真实性及公正性,凡对洁 净室(区)性能参数检测必须有两人进行。

  2.8 检测人员应严格按人员净化程序等有关规定要求进入洁净室(区)开展 检测。

  2.9 检测重点及频率 对药品生产(配制)、医疗器械及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环境 同一洁净级别的关键工序、关键项目随机检测 2 至 3 个房间。对有疑问的其它关 键工序,可进行靶向性检测。靶向性检测是指针对其它关键工序、关键项目有 可能不合格情况下进行检测。

  洁净室(区)性能监测频率原则上一年一次。

  2.10 技术指导。

  省药品检验所,省医疗器械检验所,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药包装材料容器 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市级药品检验所进行技术指导,并受理相关复检申请。

  3.检测方法执行标准 3.1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16292-1996);

  3.2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3-1996);

  3.3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1996);

  25

   3.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包装材料生产厂房洁净室(区)测试标准 (试行)(YBB00412004);

  3.5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三、关键项目与关键工序 1. 关键项目 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制剂室、有洁净要求的医疗器械及直接接触药品 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企业的洁净室(区)应以悬浮粒子和微生物为主要控制对 象。

  2. 关键工序 2.1 药品生产(配制)洁净区 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洁净区域平面布局重点检测如下工序:

  2.1.1 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一万级洁净区域内安瓶灭菌后冷却、稀 配、灌封工序。

  2.1.2 最终灭菌大容量注射剂:一万级和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洁净区域 内膜塞精洗、稀配、灌装、放膜、上塞工序。

  2.1.3 非最终灭菌无菌注射剂:

  2.1.3.1 冻干粉针、除菌过滤小容量注射剂:一万级及万级背景下的局部 百级洁净区域内胶塞、西林瓶、工器具清洗灭菌后暂存、配料、除菌过滤、灌 装、冻干工序。

  2.1.3.2 无菌粉针分装:一万级及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洁净区域内胶 塞、西林瓶、工器具清洗灭菌后暂存、取样称量、混合、分装、加塞工序。

  2.1.4 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洁净区域内称配、总混、干燥、制粒、 压片、包衣、胶囊填充、颗粒分装、内包工序。

  2.1.5 软胶囊剂:洁净区域内配料、制丸、拣丸、内包工序。

  2.1.6 口服液体制剂:洁净区域内配料、灌封工序。

  2.1.7 外用液体、半固体制剂:洁净区域内配料、灌封工序。

  2.1.8 滴眼剂、滴耳剂、滴鼻剂:洁净区域内瓶塞灭菌后暂存、配料、灌 封及瓶盖清洗、干燥、灭菌等工序。

  26

   2.1.9 生化制品:一万级及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洁净区域内工器具及内 包材灭菌后暂存、纯化、分筛过筛、配液、灌装、冻干、加塞或内包工序。

  2.1.10 生物制品:一万级及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洁净区域内西林瓶、工 器具清洗灭菌后暂存、细胞培养、分离纯化、配液、灌装、冻干、加塞或内包 工序。

  2.1.11 原料药 2.1.11.1 无菌原料药:一万级及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洁净区域内工器具 及内包材灭菌后暂存、结晶、离心、干燥、粉碎过筛、总混、内包工序。

  2.1.11.2 普通原料药:洁净区域内结晶、离心、干燥、粉碎过筛、总混、 内包工序。

  2.1.12 中药提取:洁净区域内浸膏收集、干燥、生药粉碎工序。

  2.2 医疗器械生产洁净区域 2.2.1 标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具的产品:注(吹)塑、拉管、精洗、装 配(组装、分装)、内包装、中间库。

  2.2.2 标称无菌的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的产品:精洗、装配(组装、分 装)、内包装、中间库。

  2.3 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生产洁净区域 2.3.1 复合膜及其制品:备料、印制、涂布、复合、熟化、分切、制袋、 内包装。

  2.3.2 药用硬片及各种复合硬片:收卷、复合、熟化、分切、检查、内包 装。

  2.3.3 药用丁基橡胶瓶塞:清洗硅化烘干、内包装。

  2.3.4 药品包装用铝箔:备料、印刷、涂布、熟化、裁切、内包装。

  2.3.5 塑料输液瓶:注塑成型、检查。

  2.3.6 塑料输液袋:备料、拉管、印刷、分切、热合制袋。(包括注射剂用 塑料容器) 2.3.7 塑料输液膜:备料、共挤吹、收卷、分切、检查、内包装。

  2.3.8 固体、液体药用塑料瓶:制瓶、制盖、检查、印刷、内包装。

  2.3.9 药用软膏管:内涂层、固化、尾涂、烘烤、印刷、盖帽、内包装。

  27

   2.3.10 药用复合软管:印刷、复合、分切、制管、焊接、拧盖、内包装。

  2.3.11 滴眼剂用塑料容器:制瓶、制盖、检查、印刷、内包装 2.3.12 药用气雾剂喷阀门:零件清洗、装配、检查、夹固、成型、内包 装。

  2.3.13 药用铝塑复合盖:注塑、铆合、烘干出口、内包装。

  四、关键项目测试规则 1.悬浮粒子 1.1 测试条件 1.1.1 温度和湿度: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 相适应,温度控制药品生产宜在 18 oC -26oC、医疗器械生产宜在 18 oC -28oC,相 对湿度控制宜在 45%-65%。

  1.1.2 压差:洁净室(区)对室外大气的静压差≥10Pa,空气洁净级别不同 的相邻洁净室(区)之间的静压差≥5Pa,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高的洁净室(区) 对相邻的空气洁净度级别低的洁净室(区)一般要求呈相对正压。生产青霉素类 等高致敏性药品的分装室、强毒微生物及芽孢菌制品的区域与相邻区域、非无 菌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室应保持相对负压。

  1.2 测试状态:一般为静态测试,测试时室内每组测试人员不得多于 2 人。

  测试报告中应标明测试时所采用的状态。

  1.3 测试时间 1.3.1 对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 10min 后 开始。

  1.3.2 对非单向流,测试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 30min 后开始。

  1.4 悬浮粒子采样 1.4.1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悬浮粒子洁净度检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 应根据产品生产及工艺关键操作区设置。

  1.4.2 洁净室(区)采样点布局按 GB/T16292-1996 标准附录 A 参考布置。

  1.4.3 最小采样点数目 悬浮粒子洁净度测试的最小采样点数目查下表确定

  28

   面积(m2) 100

  洁净度级别 10000

  100000

  <10

  2~3

  ≥10~<20

  ≥10~<40

  ≥40~<100

  16

  ≥100~<200

  40

  ≥200~<400

  80

  20

  ≥400~<1000

  160

  40

  13

  10≥00~<2000

  400

  100

  32

  2000

  800

  200

  63

  注:1)表中面积,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送风面积,对非单向流洁

  净室,指的是房间面积

  2)30 万级参照 10 万级确定

  1.4.4 采样点的位置

  a)采样点一般离地面 0.8m 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b)采样点多于 5 点时,可以在离地面 0.8~1.5m 高度的区域内分层布置,但

  每层不少于 5 点。

  1.4.5 采样点的限定

  对任何小洁净室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采样点的数目不得少于 2 个,总采

  样次数不得少于 5 次。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多于 1 次,且不同采样点的采

  样次数可以不同。

  1.4.6 采样量

  不同洁净度级别每次最小的采样量按下表进行

  洁净度级别

  采样量,L/次

  ≥0.5μ m

  ≥5μ m

  100

  5.66

  ——

  10000

  2.83

  8.5

  100000

  2.83

  8.5

  29

   注:30 万级参照 10 万级进行

  1.4.7 采样注意事项

  1.4.7.1 在确认洁净室(区)送风量和压差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采样。

  1.4.7.2 对于单向流,计数器采样管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

  流,采样管口宜向上。

  1.4.7.3 布置采样点应避开回风口。

  1.4.7.4 采样时,测试人员应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2.浮游菌

  2.1 测试条件

  2.1.1 被测试洁净室(区)温湿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

  2.1.2 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

  2.1.3 被测试洁净室(区)已经过消毒。

  2.2 测试状态

  测试状态由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必须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

  测试状态。

  2.3 测试人员

  2.3.1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级别的工作服。

  2.3.2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 2 人。

  2.4 测试时间

  2.4.1 对单向流,如 100 级洁净室(区)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

  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 10min 后开始。

  2.4.2 对非单向流,如 10000 级、100000 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

  调正常运行不少于 30min 后开始。

  2.5 浮游菌浓度计算

  2.5.1 最小采样点数目,按下表确定

  洁净度级别

  面积(m2)

  100

  10000

  监测

  监测

  30

   <10

  ≥10~<20

  ≥20~<40

  ≥40~<100

  ≥100~<200

  —

  —

  ≥200~<400

  —

  —

  400

  —

  —

  注:1)浮游菌测试的最小采样点数目分为日常监测及环境验证两种情

  况;

  2)表中面积,对于 100 级的单向流洁净室(含层流工作台),指的

  是送风口表面积,对于 10000 级,100000 级的非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

  房间面积;

  3)日常监测的采样点数目由生产工艺的关键操作点来确定。

  a)对每个 100 级洁净操作区域(如层流罩,层流工作台),可在离产品敞口

  生产处 30c

  处设测点。

  b)对每个 10000 级洁净操作区域(如产品开口工作区),可在工作面处设测

  点。

  2.5.2 采样点的位置

  采样点位置可以同悬浮粒子测试点

  a)工作区测点位置离地 0.8m~1.5m 左右(略高于工作面)。

  b)送风口测点,位置离开送风面 30cm 左右。

  c)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测点,采样点布置的规则,按

  GB/T16293-1996 标准附录 B,执行。

  2.5.3 最小采样量

  采样量根据日常监测及环境验证定,每次最小采样量按下表进行

  洁净度级别

  采样量,L/次

  日常监测

  环境验证

  100 级

  600

  1000

  31

   10 000 级

  400

  500

  100 000 级

  50

  100

  2.5.4 采样次数

  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

  2.5.5 采样注意事项

  a)对于单向流或送风口,采样器采样管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

  向流,采样管口向上。

  b)布置采样点时,至少应离开尘粒较集中的回风口 1m 以上。

  c)采样时,测试人员应站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2.5.6 记录

  测试记录中应记录房间洁净度、温度、相对湿度、压差等全部测试项目内

  容及测试状态,不得故意遗漏有关参数。测试记录的编写参照 GB/T16293—

  1996 标准附录 C 书写。

  2.5.7 结果计算

  2.5.7.1 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

  2.5.7.2 每个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的计算,见式(1)。

  平均浓度(个/m3)=

  菌落数 采样量

  „„„„„„„„„„„„(1)

  例 1:某测点采样量为 400L,菌落数为 1,则:

  平均浓度= 1 =2.5 个/m3 0.4

  例 2:某测点采样量为 2m3,菌落数为 3,则:

  平均浓度= 3 =1.5 个/m3 2

  2.5.8 结果评定 用浮游菌平均浓度判断洁净室(区)空气中的微生物。

  2.5.8.1 每个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中关于细 菌浓度的界限。

  32

   2.5.8.2 若某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行

  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必须合格。

  3.沉降菌

  3.1 测试条件

  3.1.1 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湿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3.1.2 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之内。

  3.1.3 被测试洁净室(和洁净区)已经过消毒。

  3.2 测试状态

  测试状态由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必须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

  试状态。

  3.3 测试人员

  3.3.1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

  3.3.2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二人。

  3.4 测试时间

  3.4.1 对单向流,如 100 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

  正常运行不少于 10min 后开始。

  3.4.2 对非单向流,如 10000 级、100000 级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

  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 30min 后开始。

  3.5 沉降菌计数

  3.5.1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

  3.5.1.1 最少采样点数目

  沉降法的最少采样点数按下表确定

  面积(m2)

  洁净度级别

  100

  10 000

  100 000

  <10

  2~3

  ≥10~<20

  ≥20~<40

  ≥40~<100

  16

  ≥100~<200

  40

  33

   ≥200~<400

  80

  20

  ≥400~<1000

  160

  40

  13

  ≥1000~<2000

  400

  100

  32

  2000

  800

  200

  63

  注:表中的面积,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是指送风面面积。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是

  指房间的面积。

  在满足最少测点数的同时,还宜满足最少培养皿数,见下表

  洁净度级别

  所需φ 90mm 培养皿数(以沉降 0.5h 计)

  100

  14

  10000

  100000

  3.5.1.2 采样点的布置

  采样点的位置可以同悬浮粒子测试点,参照 GB/T16294—1996 标准附录 B

  进行。

  a)工作区采样点的位置离地 0.8m~1.5m 左右(略高于工作面)。

  b)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采样点。

  3.6 记录

  测试记录中应记录房间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及测试状态。测试记录的编

  写参照 GB/T16294—1996 标准附录 C 进行。

  3.7 结果计算

  3.7.1 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

  3.7.2 平均菌落数的计算,见式(1。)

  平均菌落数 M =

  M1+M2+„„Mn n

  „„„„„„(1)

  式中:

  M ––––平均菌落数;

  M1––––1 号培养皿菌落数;

  M2––––2 号培养皿菌落数;

  34

   Mn–––n 号培养皿菌落数;

  n––––培养皿总数。

  3.8 结果评定 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室(区)空气中的微生物。

  3.8.1 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

  3.8.2 若某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 进行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测试结果均须合格。

  4.静压差 4.1 测试条件 静态测试。在净化空调系统连续运行 30min 以上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 艺设备已安装,设施内无工作人员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4.2 测量仪器 为精度可达 1.0Pa 的微压计,并定期检定。

  4.3 测定方法 4.3.1 测试在洁净设施内进行,根据设施设计与布局,按人流、物流、气 流走向依次布局测试。

  4.3.2 每个测点的数据应在设施与仪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读取。

  五、检测报告书 1.报告书按计量认证/审查要求统一格式书写打印,由封面和正文组成。

  2.报告书封面及首页处加盖监测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并加盖骑缝章。

  3.报告书共四页以上,第一页为封面,第二页为声明,第三页为正文,第 四页为检测结果。声明中应注明仅对环境当时检测结果负责。正文左下角应有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

  4.出具的检测数据应科学公正,并对被监测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检测 结果予以保密。对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制剂室洁净室(区)不合格的检测项 目应如实出具检测报告,同时报辖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当地省药品检验所。对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企业洁净室(区)不 合格的检测项目如实出具检测报告,报辖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当地省医疗器械 检验所、当地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药包装材料容器质量监督检验站。

  35

   附件 1:洁净室(区)性能监测凭证 2:洁净室(区)性能检测报告

  36

   附件 1:

  洁净室(区)性能监测凭证

  监测编号:沪药/械/包( )

  号

  受理日期

  任务来源

  被监测单 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年月 日

  洁净级别 级

  间

  面积 ㎡ 气流类型

  被检测 洁净区域 被检测项 目 被检测状 态

  洁净级别 级

  间

  洁净级别 级

  间

  洁净室(区) 洁净级别 级

  间

  □ 悬浮粒子 □ 浮游菌 □ 沉降菌 □ 风速

  差

  □ 噪声

  □ 照度

  □ 温度

  □ 动态

  □ 静态

  □ 设备运转正常

  是否已清洁消毒 □ 是

  □否

  有否平面布局图 □ 有

  □无

  面积 ㎡ 气流类型

  面积 ㎡ 气流类型

  面积 ㎡ 气流类型

  □ 换气次数 □ 相对湿度

  □ 异常

  □压

  计 二 联

  一一 联联 为为 被监 监测 测单 单位 位留 留存 存

  检测结果 判定依 据

  检测人( 签字)

  检测日期

  被监测单 位责任 人 (签字)

  证明人 (签字)

  监测单位 (公章 )

  注:1、监测编号填写原则:监测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室填“沪药”,监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填 “沪械”,监测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企业填“沪包”,括号内填年份,括号外为四位流 水号。

  2、检测报告仅对检测当时的现场负责。对检测报告有异议,应于接到报告 15 日内向监测单位提出申 诉,或向上一级监测单位申请复检,逾期不予受理。

  3、监测单位地址:×××××××× 邮编:×××××× 37

   附件 2: (样本)

  电话:×××××××× 传真:××××××××

  洁净室(区)性能

  检测报告

  ( ) 洁净字( )类 号

  委托单位 受检单位 洁净室(区)名称 受检类别

  检测单位 ××××××××

  38

   声明

  一、 检测报告无检测单位公章无效。

  二、 检测报告复印件未加盖检测单位印章无效。

  三、 检测报告无批准人签名无效。

  四、 检测报告涂改无效。

  五、 检测结论根据有关标准及设计要求判定。

  六、 检测报告仅对检测当时现场环境负责。

  七、 对检测结果有异议,请予接到报告之日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

  出,或向上一级检测单位申请复检。

  本机构通讯资料:

  地 址:×××××× 电 话:×××××××× 传 真:×××××××× 邮 编:××××××

  39

   检测报告

  检测类别 受检单位 电话 洁净

  任务来源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洁净级别 级

  间 面积 ㎡ 气流流型

  受检

  洁净级别 级

  间 面积 ㎡ 气流流型

  区域

  洁净级别 级

  间 面积 ㎡ 气流流型

  名称

  洁净室(区) 洁净级别 级

  间 面积 ㎡ 气流流型

  检测项目

  室外环境 天气 测试状态

  温度(℃)

  相对湿度% 现场检测 日期

  测试仪器

  检测和判 定依据

  检测结论

  编制 审核 批准

  检测机构 (章) 年月日

  40

   41

   洁净室(区)性能检测结果

  受检单位

  洁净室(区) 名称

  序号

  1 23

  检测项目 标准规定

  温 相 风 换气 静压差(Pa) 悬浮粒子 沉降 浮游

  度 对 速 次数 不同

  湿 (℃ 度 (s (次 ) (%) /m) /h)

  洁净 级别 之间

  洁净 与非 洁净 之间

  结论

  ≥

  菌 菌 照度 噪声

  0.5 ≥ (个 (个 (lx) (Db)

  um 5um /皿) /m3)

  检测区域及面积

  检 测 数 据

  检测者

  校核者

  检测日期

  1) 。

  42

   一、主要材料参考品牌群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设备名称

  品牌

  备注

  水管温度传感器 液体压差变送器

  西门子、江森、Honeywell 西门子、江森、Honeywell

  水流开关 超声波流量计

  西门子、江森、Honeywell 西门子、江森、Honeywell

  露点传感器 气体压力变送器

  西门子、江森、Honeywell 西门子、江森、Honeywell

  风阀驱动器 O/F 气体压差开关

  西门子、江森、Honeywell 西门子、江森、Honeywell

  DDC/自控变压器控制箱 变压器

  优质 西门子、江森、Honeywell

  DDC 控制器 DDC 监控主机 打印机

  西门子、江森、Honeywell HP、联想、戴尔 Epson、HP、京瓷

  Modbus 转 BACnet 接口 电缆

  PHOENIX CONTROLS 华新丽华、远东、宝胜

  文丘里阀、定风量阀

  PHOENIX CONTROLS、Azbil、

  TRI-TEK 通风柜控制系统(含位移传感 PHOENIX CONTROLS、Azbil、 器、面风速传感器、文丘里阀) TRI-TEK

  AC220 变 AC24

  特别说明:

  1. 本技术要求中*标注的为必须满足的内容,不得有偏离。

  2. 投标人投标报价时必须按招标方推荐的《主要材料设备推荐参考品牌 表》进行报价。中标人必须按其投标文件中选定的参考品牌进行设备、 材料的采购,不得更换品牌。如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换品牌,必须经招 标人同意,且必须在招标文件规定的参考品牌中选用。

  3. 未在《主要材料设备推荐参考品牌表》列出的设备、材料,由中标人根 据设计文件的要求在施工前提供不少于3个厂家(或品牌)的产品,经招 标人批准确认后方可使用。

  4. 其它在技术文件中提及的推荐参考品牌,同样必须按推荐的品牌进行 报价。

  5. 中标人交货时应向招标人提供本“技术要求”文件中规定采用进口产

  品的海关完税证明文件(复印件)供审,若卖方未能提供上述证明文

  43

   件,买方有权拒收并向卖方提出违约索赔。

  6. 本次招标文件所附的招标图纸供各投标人参考,技术要求图纸与招标文

  件描述不同时,应以招标文件的文字描述为准;设备数目图纸和清单描 述不同时,应以图纸为准。

  7. 本项目招标图纸为方案图纸,中标单位必须依据方案图纸进行施工图纸 深化,深化施工图由原设计单位确认后方可施工。

  44

  

推荐访问:浅谈 未来发展 图书馆

热门文章

垣曲县蒲掌乡开展“迎七一·定期体检送健康情系党员暖人心”活动

为庆祝建党99周年,近日,蒲掌乡开展“迎七一·定期体检送健康,情系党员暖人心”活动,组织全乡150名

山西焦煤销售公司党委与首钢长钢党委山西潞宝党委开展共建活动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近日,山西焦煤销售公司党委分别与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党委、山西潞宝集团

临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规划监察支队党支部积极开展庆“七一”系列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

广灵县南村镇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省发改委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6月30日下午,省发改委隆重召开纪念建党99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对省发改委2019—2020年度围绕

阳泉市城区机关乡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促融合谋发展

区直机关党组织每半年到共建村开展1次调研活动,结对双方共同组织开展6次主题党日活动,每半年开展1次学

情系老党员,,关爱暖人心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为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云冈区老平旺街道一电厂社区“七一”慰问建国前老党员

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表达党组织对老党员的深切关怀,7月1日上午,老平旺街道书记赵瑞春在一

五台县推进非公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

五台县推进非公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一周一碰头每周一上午召开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碰头会,学习上

献礼党的生日——省应急管理厅各党支部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在建党99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

为基层干部减负系列报道②:加大正向激励,营造干事创业环境

图①: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河横村党员干部近年来带领村民发展葡萄种植产业。图为村民采摘葡萄。汤德宏摄

永济市老干部局为离休干部党员过“政治生日”

珍惜政治生命牢记党员身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纪念日,7月1日,永济市委老干部局、老干部党委在关铝